直接影响下半年财政政策,因而备受关注的2011年7月份CPI数据出炉:CPI同比上涨6.5%,创37个月以来新高。因此,下半年对于深圳购房者而言:“买楼抗通胀”依然是资金避险的最佳途径和“机会窗”。然政府强行干预“三限”政策导致投资深圳楼市门槛越来越高,房价高位运行使得投资风险加大。
对于投资客而言,投资楼市最主要的职能是能否尽可能多的赚钱,其次就是能否安全的赚钱。因此,当一个城市的投资和投机成分过渡增加时,其投资风险也随之放大。当达到一定程度时,投资者就会考虑风险转移或规避风险,于是一些风险相对较小的市场就成为投资客新的追逐对象。一线城市转向二线城市,二线城市逐渐向三线城市转移。
自2005年深圳房价开始飙升之后,深圳人异地置业的风气越刮越烈!一开始将置业眼光扩散至珠三角区域,随后开始出现更远、甚至候鸟式地“回乡置业”。以武汉为例,2007年开始武汉楼盘的深圳客户购买数量非常庞大,有的楼盘深圳买家甚至占到了30%,众多深圳购房者不约而同看中了武汉强大的发展潜力和楼价低位运行的升值空间。
深圳客投资武汉楼市,其中不乏原籍湖北人士返乡置业,渴望回乡落老、或亲情置业、渴望与亲人团聚;更有多年来眼光独到、获利颇丰的专业投资置业人士,渴望来楼市武汉“掘金”。尽管他们目的不同,但无疑都是看中了武汉良好的居住环境和强大经济辐射整个华中的实力。
因此,深圳客选择在武汉投资,与其说他们看中的是和深圳房价相比而显现的巨大落差,还不如说他们看中的是武汉房地产的长远投资价值和投资的低风险。“水往低处流”并不完全正确,除了考虑价格洼地形成天然的资金流向,更要关注资金的安全。投资武汉,就是押宝前景,看好这个城市的价值不断提升。
千百年来,古人有云:“得中原者得天下”!武汉作为华中“第一重镇”,在中部崛起的背景下,武汉凭借教育、科技、地理、工业等方面的优势,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和财团巨鳄入驻武汉,已成为中部最具活力的城市。
武汉是中部九省的核心,史称“九省通衢”。如今的武汉正在努力构建符合现代化建设的产业和功能布局,着力发展“公司总部经济”、“都市工业”、“文化旅游”、“城市重点建设”等推动经济发展的“四大板块”。根据武汉规划,未来3—10年,将建成生态环境优越、公共与市政设施配套完善、经济发达、交通便捷、高收入群体相对集中的现代化中心城区,使得武汉城区生态居住条件的进一步完善,近年来,来自香港和国内一线品牌开发商:九龙仓、和记黄埔、瑞安、世贸、万科、金地等地产巨头集体“扎堆”武汉,携多年豪宅开发之经验,抛重金在武汉布局圈地,直接带动了武汉楼市整体开发水准质的飞跃,优质低价,和深圳同档次楼盘高不可攀的售价比较,性价比凸显,使得武汉已经成为深圳人楼市投资的一方热土!
注:本帖子由作者发表于新浪乐居论坛.
原文链接:得中原者得天下!抢滩武汉正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