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深圳人,一直在寻找“来座山”!

(2011-04-08 22:20:12)
深圳人,一直在寻找“来座山”!

在物质文明发展得近乎于突飞猛进的一个时代,我们的物质奢侈得几乎有些不知所措,似乎很多意想不到的东西扑面而来,让人连拒绝的勇气都没有。于是,我们的精神开始颤栗,甚至顷刻间异化变形。面对着这样浮华的物质世界,我们的心灵却变得苍白无奈,难以找寻一个安顿的去处。


在这纷繁复杂的社会洗尽铅华,保持心灵的纯净,远比保持身份的高度要艰难。人们常用高贵来形容心灵,然而,高贵只是定性分析,纯净才是一个可以量化的指标。在深圳这样一个经济发展越成功、越富裕的社会,走入物质的奢华是不可避免的趋势,特别是深圳的富豪,他们的物质财富聚集已经达到了在社会群体中不可企及的程度,他们的经历与阅历足以让人瞻望,他们务实的态度激励着自己生活、事业、财富的不断变强、变壮,传递着中国从古至今物质财富的传承。


但是追求财富之余,他们也开始寻求物质背后精神灵魂的沉淀。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此诗以一\"空\"字领起,格韵高洁,为全诗定下一个空灵澄净的基调。“空”的境界中总“有”美景。诗人在诗中表现的空山并非一无所有,而是内心世界中对世俗芜杂的一种超脱让精神世界去赢得了一种回归自然的心无挂碍的“有”。这种“有”是回归自然后的安享美景的轻松与自足。在山林中获得了脉脉温情,自然内心是充实的,也就不“空”而实“有”。 “空”即是“有”,“空”中有美丽的山中风景,“空”中有贤达的世间历练。


诗人王维的意境是生活在现代的普通人难以企及,但是现实中深圳有没有这样一座“空山”?深圳人一直在寻找。“来座山”,位于石芽岭生态公园西侧,石芽岭公园已建成一个与自然完美结合的山体公园,集登山康体、室内健身、休闲娱乐、亲近自然于一体,天然氧库的自然稀缺资源不可复制。围绕着该公园的区域才得以成为深圳首屈一指的“生态住宅新区”,居住在这里的居民也拥有一个类似莲花山公园的休闲好去处,而山居生活所带来的生活意境更是可遇不可求。“来座山”不是占有风景、区隔自然,而是要与环境达到极致的融合,表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于环境共存的意境。


“来座山”总建面13万平方米,整体建筑以开放和谐的建筑空间布局形态,开放的形态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建筑空间布局上的开放姿态,以“半围合”做为控制建筑布局的要素,重点考虑了各类功能空间的组织安排;二是产品与周边自然环境的渗透融合,这是深圳目前格调阶层所具有的生活意识的精神本质体现。


项目是以尊重大自然为前提,而不是一味的突显建筑,建筑只是这里风景的一部分。在这里我们没有破坏自然,对天赋自然的极大尊重也表现出项目铸就绿色建筑的理念。建筑与自然有机结合的完美景致是我们的表达。在这种极致的景中净化心灵寻找到灵魂的去处是我们的追求。山居生活的意境,让人把身体、心灵、灵魂交附于自然及与自然的的融合,在追求物质财富的前面加以心灵定语,让心灵来约束、修饰财富,在意境中试着把灵魂安顿的更加沉静与舒适。


时而倾听人与自然的对话,时而感受人与自然的融合,在生活的理想与现实之间轻松切换, 居住在“来座山”的人们,可以最真切的感受城市中、山居生活的真实呈现:清晨,你可以沿着石芽岭生态公园人行阶梯漫步于山中,感受自然生命的觉醒,自由地呼吸着清新空气,倾听山林平静的气息;傍晚,你可以安坐在自家的庭院里悠闲品茶,欣赏落阳美景,感受时光的静静流淌;余暇时,与知心好友在石芽岭高尔夫练习场挥杆,享受那份惬意与闲适。或许我们大可不必羡慕诗人王维,“来座山”远比诗人笔下的“空山”来得真切!!

注:本帖子由作者发表于新浪乐居论坛.
原文链接:深圳人,一直在寻找“来座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