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地札记----我想起了四川地震

(2010-01-26 13:00:33)
标签:

海地地震

cctv

汶川地震

杂谈

    作为一名中国记者,更是一名四川人,在海地采访的这么多天,脑袋里总会想起2008年发生的四川汶川地震。其实,海地地震和汶川地震相比有很多的共性:震级高、破坏力强;而两次地震的救援工作却有着不大相同的境遇。尽管汶川发生地震后,当地政府也受到极大影响,无法及时组织灾后救援工作,但毕竟有强大的中国中央政府作为后盾,统一协调,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恢复了救灾的秩序。

 

    海地则不同,尽管在地震后国际社会反应非常快,但由于其国家政府受到破坏严重,基本处于瘫痪状态,完全没有能力展开救灾的协调统筹。而成功进行地震灾害救助最重要的两个因素就是国际力量的到达和国内力量的协调,海地恰恰缺少了其中一项,致使各国政府的救援行动和救援物资相对盲目,无法第一时间送抵最有需要的灾民身边。

 

    所以,海地现在的实际情况是,缺人、缺物资不是最主要的矛盾,及早建立一个可靠有效的物资分发系统,尽快恢复救灾组织程序,才是解决好灾民生计问题的当务之急。

 

 

http://s4/middle/49d0ba01g7e0a89fbeab3&690



http://s15/middle/49d0ba01g7e0a8d36c08e&690


 

    虽然生活情况依然恶劣,但是,你一定要相信,人的力量是很大的,尤其是在面对灾难时的海地人民。由于不少救援队、联合国组织、外国媒体驻扎在机场区域,这些机构常常会有租车、搬运货物、翻译等需要,于是机场外围成为较有可能获得临时工作的地方,因此吸引了大批无家可归的民众在街头徘徊,寻求工作机会以求改善生活条件。不过我发现,大多数在这里的民众没有明确的目的,只是随着人流盲目游荡。人群的聚集使道路交通受到影响。在现场维持秩序的维和部队队员个个都荷枪实弹,高度紧张,害怕发生群体性暴力事件。正在这时,人群中发生骚动,一些民众开始奔跑,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情况。向民众询问才得知刚才部队向人群发射催泪弹,驱散人群。

      

    当天下午我到机场门口租车去太子港市区采访,我注意到一辆车的车顶上有一个大坑,我问司机是怎么回事,这位叫马克的司机告诉我,当大地震发生的时候,他立刻抱起自己8岁的儿子从二楼跳了出来,砸在了车顶上。他对我说,每个人都知道地震是什么,但是如果你没有真正经历过地震,你永远都不知道地震是什么。他的这句话让我感到震动,我突然想到,作为一位电视记者,无论我用多少画面,多少解说,多少次出镜连线,可能永远没有办法将一位灾民心目中对地震的印象,那种亲历过的恐惧、无奈、惊慌、悲痛等等那种情感诠释出来,因为这些感受是无法用语言所表述的,在这方面,我们的努力是徒劳的。

       

    马克告诉我,他们家在海地有18为亲戚,其中8名遇难了。当地震发生后,他挨个到亲戚家走了一趟,发现很多房子都塌了。我问他有没有亲自去挖、去救一些自己被埋在废墟下的亲戚们,他说没有,我当时很惊愕。他说,因为当地震发生以后,他的角色改变了,他的责任是要为依然活着的那些人寻找食物和水,让他们能够生存下去,于是他在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天就开始出去找活干,希望挣些钱为家人买高价的粮食。人在面对大灾大难的时候,往往拥有的选项不是好与坏的区别,而是坏与更坏的区别,但作出选择是必需的。我想,海地民众的种种表现是源于无奈,但更是源于坚强.


http://s13/middle/49d0ba01g7e0aa6d576bc&690



 

http://s1/middle/49d0ba01g7e0a8dc01d70&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