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前来美国时,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经历一场规模如此之大的金融危机,更没想到会像现在这样全身心地投入到经济新闻的报道和评论中。经济,对于伯南克、保尔森、佐利克这些人来说,是个头痛的难题,对于我来说又何尝不是。不过我想其中的区别在于,前面的那些人是为了“搞好它”,而我,是为了“搞清它”,之后再想办法让更多的人“了解它”。
在美国采访经济界的专家,听有关经济的研讨会和新闻发布会,看主流媒体的经济新闻,往往是云山雾罩、懵懵懂懂,按一位做英语播音的同事的话说,“这些事儿用中文讲出来都不一定听得明白,况且用英文”。是啊,做经济新闻难,在美国做经济新闻是难上加难。记得有一天,我看到一份美国专家分析应当如何救市的文章,生词我全查出来了,意思也大概明白了,但实在不知道用中文怎么表述——太多的英文经济术语,我无法核实其相对应的中文术语是什么——作为中央电视台的记者,我必须用最准确、专业的表达来做新闻,容不得半点儿戏。有时,真有一种被逼上绝路的感觉,崩溃、苦恼、无助,一股脑儿袭来。
幸好,办公室里一位同事在美国学过经济,另一位同事在中国学过经济,有需要时,我就把他俩凑在一起,在各贡献一半智慧后,东西方经济名词往往就融会贯通了。这着实解了我的燃眉之急,但毕竟不是长久之计。接下来,只能恶补经济知识,向懂经济的人请教,大量浏览中、英文经济新闻。由于总部的编辑掌握很多新闻资源,他们往往不要求驻外记者就新闻事件本身进行报道,而更多的是做引申话题的评论,这可以说给在新闻第一线的人增加了更大的压力。现在,压力对于我来说,就是当一件事发生时,不仅需要搞清楚它的来龙去脉,更要搞清它发生的原因、目的、影响、上下连带关系以及其中包含的经济学原理。只有这样,我才有资格在电视屏幕上跟观众们说点儿什么,才有底气对各式各样的经济行为发表点评论,才能将最复杂的信息用最轻松的方式传达给受众。
可以说,金融危机的影响有多大,我的学习之路就有多远。辛苦点儿,认了。
晚上10点半
2套《直击华尔街》编导告诉我第二天视频连线主题,我开始准备稿子。
晚上12点半
终于写完稿子,冲上床睡觉,结果失眠。
早上7点半
挣扎起床,整理一番,冲出家门。
早上8点10分 堵在弗吉尼亚到华盛顿的大桥上,心急如焚。
早上8点35分
冲到演播室与台内演播室进行对接测试
早上9点30分 2套《直击华尔街》直播视频连线
上午10点
节目选题例会
下午2点30
美联储宣布降息50个基点,我开始写稿子
下午5点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电话报道
晚上7点
1套《朝闻天下》直播视频连线
晚上8点
4套《新闻60分》直播视频连线
晚上9点半
回到家,立即给1套《新闻30分》做电话录音报道
晚上10点
4套《今日关注》编导告诉我第二天视频连线主题,我开始准备稿子
晚上10点半
2套《直击华尔街》编导告诉我第二天视频连线主题,我开始准备稿子
晚上1点
终于写完俩稿子,冲上床睡觉,没失眠
早上6点40
睡梦中惊醒,离闹钟响还提早了20分钟
早上7点30
冲出家门,又一次堵在弗吉尼亚到华盛顿的大桥上,心急如焚。
早上8点15
4套《今日关注》视频连线
早上9点半
2套《直击华尔街》直播视频连线
早上9点半
上班时间到了,新的一天又开始了,美国商务部公布了最新GDP数字,1套《朝闻天下》的连线计划来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