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4/middle/49d0229agb1b286b03a5d&690
今天一上网,就看到一则娱乐新闻:尚于博跳楼自杀。
他长相俊朗,有一张温和脸庞,男人味十足,很文艺范儿。据说,尚于博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80后新生代男演员,饰演过《杜拉拉升职记》中的一个角色。可惜,我没怎么关注这部电影,对这位似乎还未大红大紫的男演员,没有太多了解。只是,我很疑问,为什么这样一个阳光质朴的男子,会这般脆弱,草率地结束自己的人生?传闻说他生前得了抑郁症,最终因摆脱不了精神的折磨,而跳楼自杀。
据说他是一个崇尚完美主义的男生,因为理想的标准,总与现实有落差,他对自己不满,对投身的嘈杂环境也不满。做为一个演员,往往外在光鲜有型,而内心却苦不堪言。当一个人的内心和环境发生了很大冲突,个人与世界的关系很难和顺起来的时候,他一定会变得很焦虑。娱乐圈本是一个充满诱惑的圈子,这个圈里有诱惑迷人的东西,却偏偏放在最危险的地方,要命的地方。如果一个演员,不能清醒地认识到这些荣辱沉浮,得失利弊,那么他便很难应付这个圈子里复杂多变。
一名癌症女青年于娟生前,在她《由来笑我看不穿》一文中说:
为了一个不知道是不是自己人生目标的事情拼了命扑上去,不能不说是一个傻子干的傻事。得了病我才懂得:人应该把快乐建立在可持续的长久的人生目标上,而不应该只是会看短暂的功名利禄。
在佛教中,有「闭关」一说。「闭关」的意思是「限制」。很多人不了解为什么要给自己限制,其实,正是因为闭关的限制,才能同时看到关于人生中简单问题背后的复杂答案,也才能体会到复杂问题背后的简单答案,最终看清楚人生中,什么该取,什么该舍。
我说,除生理病疾对肉身的折磨之外,人之所以有痛厄,有酸楚,大都只因—我们对失去的,得不到,够不着的东西,太执著。每个人能获得的幸福,总是有配额的。既然如此,对那些够不着,摸不着的美好物件,我们就要限制自己的贪心。把能握在手心的握好,拿捏不住的东西,就要学会放下。不管你的内心空间充斥多少野心勃勃,你手心的空间总是有限的。这些都需要你及时觉悟,当你看破一切得失,才会知道,原来失去本不该得的,比拥有更踏实。平凡而又平静的日子,最自在。
大部分人的人生喜忧参半,大都不会沉溺于痛的水域,不上岸。命运归命运,自己归自己。当你的日子沦为黯淡,心绪陷于灰颓,而你又缺乏自省与修正自我的能力,庸常的痛苦便接踵而至。当生命不堪承受之重时,你需慢慢静下心来,探寻一下内心痛苦的出处。也许,当心里的各种噪音平静下来,那些蛰伏已久怨恨都能诚然袒露,你可以察觉一个真实的自己,从而重新收回失落的力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