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车木材多卖了6000元!”

(2009-09-29 11:02:33)
标签:

木头

木材

公路沿线

水泥路

陈平圩

西安村

杂谈

分类: 社会纵横

 

 

“一车木材多卖了6000元!”

——陈邓公路全线通车给宾阳县陈平乡群众带来许多实惠
 

“一车木材多卖了6000元!”

 

    刚刚通车的陈邓公路。 

 

    这个秋天,宾阳县陈平乡26974名各族群众喜事连连。


    在和全国各族人民一起喜迎新中国成立60周年华诞的大喜日子里,陈平乡群众世世代代期盼的一条水泥公路9月27日全线贯通。


    这条水泥路叫陈邓公路(陈平乡到甘棠镇邓村),全长15公里,横穿陈平乡。“以前,我们去甘棠做买卖,都要走山路,29公里路要走4个多小时。现在,路修通了,坐车只花40分钟。”陈平乡新安村委西安村72岁的村民李树奇对比着说,“以前,我们赶陈平圩,11公里路,走路要两个小时。现在,坐车20分钟就到了。”

 

  陈平乡党委书记陈维说,这条路的修通,是陈平山区汉、壮两个民族群众在共和国生日前夕的一件大喜事,“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理念在这片山区逐渐开了花、结了果。

   
行路难:29公里路要走4个多小时


    位于宾阳县西部的陈平乡,境内多山。西安村是陈邓公路沿线众多村庄之一。这条公路修通前,从西安村到甘棠圩是一条1米宽的崎岖泥路,到陈平圩则是一条2米宽的砂石路,该村群众赶圩基本上都依靠步行。


    “以前,我们不管是去陈平圩还是去甘棠圩都要走路。”李树奇对此体会最为深刻,“甘棠圩比较远,离我们这里有29公里,走路要4个多小时,我们往往是天还没亮就起床摸黑赶路,晚上回到家时,往往也是天黑了。”家住新安村委亚凌村的黄彪,是陈平中心校的老师,这条路在这位今年30岁的年轻人的记忆里同样满是坎坷。


    “1992年,我还是个小学生,到陈平参加全乡作文比赛,背着书包和水壶,就走了差不多3个小时的路。路过一个有3道弯的坡,全长两里路,要走半个小时。”他说,“长时间以来,这里群众给政府交公粮,都依靠肩挑步行送到陈平圩,最好的也就是用马驮。”从西安村到陈平圩的砂石路,有2米左右的宽度,坑洼不平,农用车勉强颠簸而行。


    前几年,曾有人买来二手小型客车试图在这里营运载客,后来由于路况不好,没营运多久就发生了车祸。从此,再没有人敢在这里开车载客,这里群众出行又回到了步行的时代。


    “有急事的话,只好请摩托车。10公里的路,要花30元钱人家才肯出车。”黄彪说,包括新安村委在内的陈邓公路沿线所有村庄,可以说,自从有人类历史以来到这条水泥路的修通,行路难一直是大家无法解决的一块心病。

 

发展难:木头放排一个星期才能到横县


    陈平乡森林资源十分丰富,全乡境内森林覆盖面积76%,主要盛产杉木、松木、杂木。


    然而,由于路不通,这里很多以木材为主要经济来源的村屯,一直遭遇发展难的瓶颈。


    西安村周围山头茂密的树林,是这里群众一座绿色的“银行”。但是,由于没有好的公路,他们尝尽了搬运木头出山的艰辛,这座“银行”在他们追求致富道路上没能发挥更好的作用。


    上世纪80年代前,西安村的木头要出山,都依靠从这里经过的一条小河流,一路漂流,才能下到横县。到了横县把木头卖出去后,又走路回去。


    “所有的木头都要放排才能卖出去。”曾经是村里放排搬运木头得力干将的李树奇回忆说,从西安村将木头顺水路通过放排运到横县,一路费尽波折,要一个星期的时间才能到达目的地。


    “放排是件很辛苦的事。水少了,运行速度慢,花费的时间和力气多。水多了,运行速度过快,木头到处乱撞,容易开裂,运行危险,损失很大。一年中没有几个水位合适的日子。”坐在村中的一棵大树下,这位有近20年放排经历的老人对记者说,“一次只能放4000根木头,而且要10到12个人一路跟着,一个来回,每个人都要准备15斤米才够吃。”

 

  上世纪80年代后,从西安村到陈平圩的路拓宽了,这里的群众卖木头不再需要放排了。但这条路还是砂石路,行车不便利,把这些木材拉出去的都是一些小型农用车。每次能拉的木材数量有限,运费高,当地群众要依靠木材致富步履依然十分艰难。

   
新希望:山外的生意做到了山里


    9月23日下午,记者驱车在这条新修通的水泥路上采访时看到,全线路面平整,贯穿于山区的道路虽然有些弯度和坡度,但行车十分顺畅,不少微型客车、农用车和摩托车穿行期间,为秋后山区带来了不少生机与活力。


    “这条路的修通,不仅结束了新安、平天等公路沿线各村群众行路难、发展难的历史,还破解了宾阳西南山区交通瓶颈,缩短陈平到甘棠路线约60公里。”陈维说,“更重要的是,形成了一个快速、便捷的环宾阳经济圈,以及一条新的交通便捷的旅游线。”“现在,载客的微型车多起来了,村里的人出行都不走路了。”新安村委支书李汝光说,现在,只要花4元钱坐上客车就可以到陈平圩了。


    路通了,车来了,发展的希望来了。西安村以前只有1家小卖部,进货靠的是肩挑或摩托车拉,十分不方便。“啤酒最多一次只能拉一件,经营成本很高。”一家小卖部的老板李满说,现在路通了,拉货方便了,村里刚刚又开张了2家小卖部。


    路通了,山外的生意做到了山区。“陈平街上一家商店,经常开车到新安来收购萝卜回去做酸嘢。以前,这些萝卜白送都没人进来要。”黄彪说。


    最让这里的群众看到发展希望的是,这里的木材卖出了好价钱。“路好了,运费低了,来要木材的人多了,我们的木头卖出了好价钱。”李汝光喜上眉梢,“前年,我们的木材每立方米才卖80元,现在可以卖到230元。一车木头可以多卖6000元钱。”

 

 

本报记者陆波岸文/图    

 
 本文2009年9月29日发表于《南宁日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