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企业的特别“秘书”

“甘股长,你马上来我办公室,把昌华的材料拿过去,想办法尽快把事情办好。”4月22日上午,横县经济贸易局副局长陈深情整理从一线调研收集到的200多条企业意见建议时,突然想起什么,拿起办公桌上的电话用简短的话交代着一件似乎很紧急的事情。
几分钟过后,一名中年男子走进办公室。
“材料都在这里,我已经按顺序整理装订好了,你再看一下然后上报,尽快把这事给办下来。”陈深情拉开办公桌的抽屉,抽出一个塑料文件袋,一页页检查里面装着的材料,确认没有错后,交给来者。
来者是甘世德,横县经济贸易局综合股股长。昌华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家企业,全称是横县昌华茧丝绸有限公司。陈深情交代甘世德尽快去办的就是这家公司申报技改贴息的事情。
陈深情告诉记者,横县昌华茧丝绸有限公司今年3月成立,是国家“东桑西移”战略和东部产业转移横县承接的重要项目,也是广西第一个缫丝以外的丝绸深加工项目。项目总投资1.3亿元,已被列入横县“项目建设年”的重点推进项目,将作为今年5月的重点开工项目。
“该公司主要负责人都在浙江那边。我们经贸局的人就帮他们协调做好这边项目建设的前期工作。”陈深情说,像填报各类材料报表,报送有关部门审批等类似秘书的工作,都要由县经贸局来帮企业完成。有关部门要到现场实地考察,县经贸局就充当业主角色,帮企业联系协调各种关系。
在横县,像这样做企业特别“秘书”的,并非只有县经贸局。
横县马岭镇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凡是和镇内企业有生意往来的大客商、大客户,企业负责人都要及时把信息反馈给镇党委和政府。这些大客商、大客户来到镇辖区内的企业谈生意,镇党委、政府领导都要抽时间和他们见面,帮企业出面做好接待,以一个“秘书”的角色,“推销”横县的投资环境,“推销”辖区企业的产品。2006年,广东一位淀粉采购商到马岭镇淀粉厂洽谈生意。镇领导知道这一消息后,及时约见这位远道而来的客商,热情周到的服务和良好的投资环境给这位客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07年,这位客商投资马岭镇,建起了广西横县嘉辉有限公司鸿裕淀粉厂。现在,这段由采购商变成投资商的佳话在横县广为流传。
“这里干部的工作效率高,说话算话。”广西横县嘉辉有限公司鸿裕淀粉厂负责人吴润华告诉记者,他们公司门口那条水泥路,从征地、平整到修建一共仅用了36天时间。“公司落地时投入的资金只有500万元,现在我们却花1000万元去修建环保设施,投入的技改资金差不多是2500万元。”他说,“因为我们对在横县的投资有信心(才敢这么做)。把这些事情做完,我就可以放心回广东去了。”
“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决策在一线落实、干部在一线工作、问题在一线解决,这是我们践行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项目建设年’‘服务企业年’的重要举措。”谈到做企业的“秘书”,横县县委书记欧波如是说。
本报记者陆波岸
本文2009年5月8日刊发于《南宁日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