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锅炉 两家企业 三方共赢

标签:
水煤浆锅炉蒸汽管道刘楠江南区财经 |
分类: 八桂播报 |
一座锅炉 两家企业 三方共赢
——江南区创新思维巧解企业难题
这是一件很少见的事情:分属不同业主、生产不同产品的两家不同企业之间,没有围墙隔开——大家同进一个大门,就像进同一个家不同的房间一样,出入自如;它们在生产中共用一个锅炉,管道两边接通,大家和谐共处同发展。
这是两家位于江南区的企业,一家是广西双胞胎饲料有限公司,一家是广西金茶王油脂公司。修建在两家企业之间的小型水煤浆锅炉,是它们能够和谐共处,共同发展不可或缺的生产设施,更是政府部门真心为企业办实事、诚心为企业谋发展的大服务意识的最好见证。
“如果没有政府帮忙解决用地问题,我们早就搬走了。”4月12日下午,广西双胞胎饲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楠对记者说。
刘楠说的确实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2008年6月之前,广西双胞胎饲料有限公司生产使用的是燃煤锅炉,不符合节能减排要求,被有关部门查处限期整改。但是,要建设符合环保标准的水煤浆锅炉需要一块土地,这可把这家生产用地有限的公司急坏了。
“如果找不到建设水煤浆锅炉的土地,那就必须停产,整体搬迁。”刘楠说。
就在这家公司无法自我破解困境之时,江南区政府积极出面协调,把广西双胞胎饲料有限公司和“邻居”广西金茶王油脂公司召集到一起,开出一个“良方”:在广西金茶王油脂公司所属范围内划出一块地建设水煤浆锅炉,锅炉建设资金由广西双胞胎饲料有限公司全额负责,建成后蒸汽管道两边接通,双方共同使用。
这个方案得到双方一致认可。随后,广西双胞胎饲料有限公司出资120多万元,用4个月的时间就把锅炉建好了。
记者在现场看到,几根“穿”着银色“外衣”的蒸汽管道从锅炉装置上引出,或南或北为这两家俨然融为一体的企业输送蒸汽。
“这个办法真的太好了,它让我们顺利迈过了那道艰难的坎。”刘楠感激地说,两家企业本来都需要水煤浆锅炉,政府部门这样协调后大家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又都有了急需的生产设备,真是一举多得。而且,从环保的角度来说,锅炉越少越好,两个企业同用一个锅炉,正符合环保的要求。
广西双胞胎饲料有限公司2004年登记注册,公司销售额从成立第一年的1亿多元迅速增长到2008年的7.6亿元。目前,该公司在全国各地拥有9家分公司,其中有两家在南宁市。
记者来到这家企业采访时,来自全国各地的货车正在公司里等待装货,工人们用手推车将一车车饲料从仓库里推出,然后装到大货车上,忙得不亦乐乎。
“从我们在各地分公司的发展情况来看,南宁的投资环境最好,政府是真心真意为企业发展服务的。”刘楠说,从锅炉上延伸而出、架设于两家企业间的蒸汽管道,输送的不仅仅是生产蒸汽,还有企业和企业之间、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和谐深情。
本文2009年4月16日刊发于《南宁日报》“‘项目建设年’‘服务企业年’典型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