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广西一学者认为,扁担曾是壮族的定情之物

(2009-04-02 08:05:02)
标签:

壮族

头雕

扁担舞

方介

广西

文化

分类: 文化观察

 

广西一学者认为,扁担曾是壮族的定情之物
[日期:2009-04-01] 来源:新华社  作者:陆汉魁 陆波岸

   

广西一学者认为,扁担曾是壮族的定情之物

 

  新华社南宁4月1日电(陆汉魁、陆波岸)广西马山县文化局原局长零锡耿近日介绍,综合大量史料研究表明,今天人们挑东西用的扁担,200多年前曾是广西马山一带壮族民间青年男女贵重的定情物。

 

    年近古稀的零锡耿长期致力于民族历史文化研究,现在受广西壮族自治区古籍办的委托正潜心于20多万字的壮族师公经译注。

 

  他说,在清代,马山县一带壮民族流行一种婚俗,就是对扁担进行艺术加工,在两头画上龙凤图案,中间用五彩颜色画成一个个方框,名叫方介。方介里写上情歌,送给心上人作定情物。制作精致的,龙凤图案刻成浮雕,情歌一字一句雕刻在方介里。男送给女的,扁担两头雕的是龙,情歌刻在扁担正面的方介。女送给男的,扁担两头雕的是凤,情歌刻在扁担背面的方介。寓意男龙女凤,男乾女坤。有的还在扁担正面中间刻上八卦图,意为天作之合。壮族青年男女把定情扁担看成最珍贵的礼品放在自己卧室的床头,珍藏终生。

 

    零锡耿说,到了民国时期,因为这种定情扁担制作费事,工匠甚少,马山县等壮族聚居地区民间便出现用手制布鞋和毛巾代替扁担作定情物的现象,扁担定情的风俗由此慢慢消失。

 

    现在,马山县一些山歌还传唱着这样的习俗。“白云伴妹在青山,山风吹来心不安。阿妹为何不开心?只因床头没扁担。”“冬瓜有心又无嘴,茶壶有嘴又无心。妹妹等了八百年,哥的扁担送谁人?”

 

    目前,马山县制作这种扁担已后继无人,工艺失传。前几年,有关部门根据一位老人的描述制作了几条这样的扁担,但工艺很粗糙。更可惜的是,这位老人现在已经去世。现在流行于广西马山、都安等地的扁担舞和这个习俗有着一定的联系。(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