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我们一起醉瑶山

标签:
瑶族山寨瑶家歌谣各族瑶山旅游 |
分类: 心情日记 |
今夜,我们一起醉瑶山
这里的山路不再崎岖,这里的金银花最美丽。
这里的石头不再孤寂,这里的竹子林让人迷。
在马山县东部如屏的苍山之中,有一个古老而富有活力的瑶族山寨。自从盘古开天地,这里就是“九分石头一分土”的大石山区。瑶、壮两个世居民族在这片13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晨耕暮收,用辛勤的汗水和如诗的梦幻,送走一汪汪圆月,托起一轮轮太阳,开拓了一片民族希望的田野。
这个山寨名字叫古寨瑶族乡。生活在这里的21710位各族同胞,亲如一家。每年达努节,他们欢聚一堂举起大碗喝下满斟的米酒,一起怀念瑶族的祖先;每年三月三,他们背上装满新山歌的背篓赶歌圩,一起欢度壮族的歌节。他们有着共同的情感、共同的梦想。占总人口31.8%的瑶族同胞把其他民族同胞当做自己的兄弟,其他民族同胞也把瑶族同胞看做自己的手足。
金银花黄了,竹林开始茂盛;玉米收获了,红薯正在生长。这片古老的瑶族山寨没有收获的冬天,各族同胞依靠越来越畅通的路网,把他们勤劳耕耘的收获源源不断送出山门,一年到头唱的都是丰收喜悦的歌谣。
围着火炉一盅接一盅地把香醇的瑶家米酒仰头喝下,这片古老的瑶山便撒满了歌谣的音符。各族同胞在这里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四老太齐赞瑶乡》《瑶乡榔声兆丰年》《瑶寨欢歌》等文艺精品,唱得瑶山醉,唱得日月星辰不再打瞌睡。
冬天来了,炉火旺了,新酿的红薯酒端上来了,瑶家老大哥开口就唱起了幸福的歌谣,潺潺泻入海碗里的酒浆,荡漾着这个瑶族山寨静谧的夜晚,红红炉火正在渲染着这片瑶族山乡每一个多彩的梦幻与希望。
今夜,我们一起醉瑶山!
本报记者 陆波岸
本文2008年12月2日发表于《南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