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麓女河:深闺淑女待梳妆

(2008-09-17 08:15:47)
标签:

深闺

三滩

仙姑

浅滩

陆波岸

天桥

旅游

分类: 八桂播报

 

 

麓女河:深闺淑女待梳妆

 

麓女河:深闺淑女待梳妆

 

船行峡谷。(陆波岸  摄)

 

麓女河:深闺淑女待梳妆


飞瀑纵横。(陆波岸  摄)

 

麓女河:深闺淑女待梳妆


戏水浅滩。(陆波岸  摄)

 

麓女河:深闺淑女待梳妆

 

麓女河:深闺淑女待梳妆


清凉山泉。(陆波岸  摄)


  9月12日,早上,我们迎着霞光出发,探访上林县西燕镇寨鹿村下寨村后一个有着动人名字的风景点——麓女河。


  麓女河这条美丽的河流,从“岭南奇山”大明山山脉派生出来的一个峡谷里蜿蜒十里:谷底水流潺潺,汇纳细流,终成江河;峡壁瀑布飞流,古木丛生,怪石成景。很多到过这里的人都大为感叹:麓女河,藏在深闺人未识。


  今天,麓女河终于等来了一个绝好的机会——当地政府计划对外招商,希望与有识之士携手为这位“深闺淑女”“梳妆”,为她提供惊艳世界的舞台。

 

这里的风湿漉漉

 

  中秋前后,南国的风温度不减。


  就是在紧靠大明山的上林县城也是如此,晚上携梦而眠,不需要打开空调,半夜还得盖上一层薄薄的棉被,可是等到白天太阳一出来,这里天气的情形又如夏日,而且带有一丝秋日特有的干燥。人们期待着的是,一阵湿漉漉的风和一股透心的清爽,让这个季节更加宜人。


  那天,从上林县城大丰镇到麓女河,这样的感觉和享受,我们不期而遇。


  热汤米粉催生的热汗还没有消退,我们就钻进了“五菱”柳微车,打开空调,径直向麓女河方向飞奔而去。车出大丰镇,太阳越升越高,车外的温度随之上升,车内功能有所衰退的空调明显“力不从心”,坐在后排的同事连连叫苦,最后只好把空调关上,打开车窗,以营造平等和谐的出行环境。


  灌进车窗的清风暂时“稀释”了车内空气的浓度,但大家很快都觉得这是一个得不偿失的做法,吹进车内的风还是带有温度的,而且还有一丝秋季特有的干燥,发丝随风飘逸,心头却不清爽。


  车到下寨村,我们弃车步行探寻村后的麓女河。村道是条弯曲的铺满了鹅卵石的小路,接近中午的太阳把路上的鹅卵石肆意烤晒,我们一步一个脚印走在上面,一股股热浪从脚底直往上冒,干热得让人闷得慌。


  路行拐弯处,潺潺流水声悦耳传来,我们抬头望去,眼前高山伟岸,绵延数里,郁郁葱葱,一条大峡谷从高山深处逶迤而来,峰回路转,一眼难见其真面目,只见近处,清流潺潺,自择其路,绕石过滩,依着山脚下的河道,奔流而去。


  镌刻在河对面石头上的三个大字“麓女河”告诉我们,麓女河到了。我们小心踏着河中间冒出水面的石头,一步一跳淌过河水,取道深入麓女河。不远处的下寨村,阳光炽热,这里却笼罩在一层层荫凉之中,河边小路边不时有清泉汩汩涌出。一个正在这里游玩的女孩子韦海昕双手捧起一捧清冽的山泉水,一把抛向蔚蓝的天空,嘴里哎呀尖叫一声:简直是透心的清爽。


  大家一阵爽朗大笑,全然忘却了一路上干燥的闷热,一阵又一阵湿漉漉的风在秋日的中午拂过大家的心头,直沁心脾。

 

这里的水神仙雨露

 

  风生水起。麓女河的风来自这里甘冽的河水,水是这条纵横大山峡谷之中河流的生命与灵魂。


  这条因“三滩麓女瀑布”而得名的河流,所在峡谷,地势险要,石壁峻峭,飞鸟翩然,人烟无迹。一到雨季,河流两边峡谷到处挂着瀑布,大的从山顶飞流直下,气势磅礴,小的跌宕山石,自成派系。密林覆盖之下,还有涓涓泉流,万水归一,一起汇成麓女河。


  三滩麓女瀑布是麓女河一处最为壮观的瀑布,当地传说这里是七仙姑下界的地方。每到雨季,瀑布自山顶直奔而下,远远望去,十里苍翠屏障中间一条千尺白连纵贯其中,煞是壮观;近听其声,水浪千层,密盖丛林,更加增添了山谷的幽静与空旷。


  麓女河全长约10公里,河道随峡谷而曲折,部分河床水深莫测,只能凭借船只小心通过,部分河床抚浅滩而过,挽起裤管步行可渡,部分河面怪石峥嵘凸露于水面上,行到此处需弃舟步行。更有情趣的是,有些河道宽达数十米,多只小船并排而过,或自由荡漾,或泼水游戏,都不觉狭窄,有些河道则仅有数尺,只容得一只小船挤过,更窄处船只甚至无法划行,需要人推着甚至抬着船才能渡过。


  这些特殊的地理环境决定,探访麓女河只能是一半行舟一半徒步,别有一番情趣:行舟处,峭壁巍巍贴身而过,心弦绷紧却惊而无险;徒步时,河水潺潺脚下流,神情松弛倒时陷深水。


  当地人介绍说,麓女河主要风景段约3公里,有关部门将这些景点归纳为:三滩麓女瀑布、麓女峡、三道魔水滩、仙女盘石架天桥、海龟下水、晒书石、天门峡、鲤鱼岛等14处。


  目前,麓女河的旅游开始基本上还处于原始状态,但这里的美景却已迷住了不少前来这里游览观光的人。曾有人用诗的语言赞美这个美丽动人的河流:“麓女河溪麓女风,清澈巧构自然容。瀑似飞虹千碧落,滩如跑马万泉哼。九路峭崖泛水中,三级银道指天空。要问青山更妙处,猿鸣驶入雾云峰。”

 

这里的石头故事多

 

  石因水而活,水因石而媚。


  麓女河确实如此。不管是瀑布跌落,还是激水纵横,不管是高山巍峨,还是浅滩平铺,麓女河都少不了石头。她因石头而险峻,她因石头而活跃,她因石头而澎湃,她因石头而温和。


  刚刚踏上麓女河,我们眼前是一片片由鹅卵石堆积而成的浅滩,清水流过,碧波粼粼,让我们感受到了这条在峡谷中穿行十里河流的柔情。步步穿越麓女河,一路上奇形怪状的山石无处不在,有的增添了河道的险峻,有的舒缓了峡谷的峻峭,有的敦厚如福猪,有的飞跃如骏马。


  这里石头的美不仅在其形,还在其神,它们身上刻写着许许多多传奇的神话故事。其中,一则在当地民间广为流传的仙女盘石架天桥的故事就十分耐人寻味。


  故事说,很久很久以前,七仙姑见麓女河谷太深,影响两岸交往,就想背着天帝架一条将两岸连接在一起的天桥。有一天,七仙姑偷运石头修桥时为避开天庭的监视,把自己变为一位农妇,把石头变成一头头猪,用佛鞭驱赶着这些“猪”前往建桥地点,准备修桥。当七仙姑把这群“猪”赶到麓女河岸边准备架桥时,一位砍柴的农夫正好经过。见到“农妇”赶着一群猪浩浩荡荡前行,好奇的农夫随口问道:“你把这些猪赶到哪里去呢?”由于架设天桥秘密不可泄露,农夫这一句话,使得七仙姑施法不再灵验了,这些“猪”就变成了一块块塔状的石头停留下来,将要架设的天桥就这样被破坏了,留下了千古的遗憾。


  现在,人们到这里游玩的时候,确实还可以看到许多塔状的石头,品位着古老的神话传说,抚玩着眼前奇形怪状的石头,一股神秘感油然而生,更增添了麓女河的传奇与魅力。

 

本报记者陆波岸


  本文2008年9月17日发表于《南宁日报》,见报时有所删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