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念师恩


今天,我国第24个教师节,是我们感念师恩的日子。
一字一句地把张旭慧老师的报道写下来,我心中的感觉就像走在神圣膜拜的路上,用心灵去感悟师恩,仰望师魂。
拄着拐杖痴情守候三尺讲台,在张旭慧老师宁静的敬业精神港湾里,蓄满了人类灵魂工程师所特有的情怀:虽无惊天动地业,一样争雄常逐鹿;纵有春蚕蜡炬功,依然弃利不趋功。
为人师表,何其神圣,何其沉重。2006年12月14日,一则新闻报道有关领导到我的母校检查工作,我在一张新闻图片上,看了很久才认出我的初中校长、数学老师覃建楼。11年前充满青春活力的他,现在已经一脸憔悴,鬓发稀疏。细细端详着这张不以我的校长为焦点的照片,我依然为他的形象及其表露出来的精神所感动:不辞辛劳育桃李,就是青丝顷刻成白发,依然无怨无悔。
去年,一位朋友给我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一所位于大山深处的学校,校舍十分简陋,但这里的师生精神境界十分感人,每个周一的早上他们都要按时升国旗、唱国歌。就是雨水将他们校园那个狭小的操场变成了“鱼塘”,师生们还是脱下鞋子,挽起裤管走进漫过小腿肚的浑水里,整齐列队,升国旗、唱国歌。当把一批学生送出山门踏上升学之路后,这里的教师们依然要守候这片贫瘠的芳草地,托起大山的希望,培育祖国的花朵,年年岁岁,守候清贫,风雨无阻。
广西凌云县下甲乡河州村弄怀小学残疾老师阮文凭,依靠一双拐杖和坚强的毅力,独自一人撑起一所学校10多年。每学期开学前,他都要拄着拐杖爬着崎岖的山路把学生一个个找回来,不让他们辍学。正常人1个小时走完的路程,他却要花4个小时。然而,他不抛弃,不放弃,守候希望育芳菲,用残疾的身体书写完美的人生。
湖南省祁东县人谭千秋,1982年毕业于湖南大学后扎根四川。今年“5·12”汶川大地震中,他在四川省德阳市汉旺镇东汽中学教学楼坍塌的那一刻,弓着身子,张开双臂紧紧地趴在课桌上,如同一只护卫小鸡的母鸡保护着身下的学生。蜷伏在他身下的4名学生幸存下来了,他那张开守护翅膀的身躯却在灾难中定格为永恒。谭千秋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在他乡诠释了崇高与伟大,用大爱铸就了千秋师魂!
这就是人民教师,一个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他们是春蚕,吐尽银丝编锦绣;他们是红烛,燃烧光辉照坦途。他们用平凡诠释了伟大,他们用生命谱写了崇高。
中国是一个尊师重教的国度。今天,教师节,感念师恩,仰望师魂,让我们给所有的老师们深深鞠个躬,道出一声发自肺腑的问候——老师好!(波岸)
本文2008年9月10日发表于《南宁日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