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美食 |
赶扬圩
“天下红薯处处有,杨圩卖薯不发愁。”近日,马山人自豪地向到访的记者推介说,赶扬圩,买红薯,别有一番情趣在心头。
杨圩地肥红薯香
杨圩红薯因盛产于马山县古零镇杨圩而得名。
这里生产的红薯表皮都是红色,内呈黄紫花各色,煮熟后香甜松软。红薯食法多样,可煮蒸烤炸,还可做成脯稿饼丸。红薯片夹扣肉,又是另一番美味。外地人见这里的红薯品质好,口味香甜,便买了薯种在当地种,但总不如杨圩红薯个大味香,还是要到马山来买,杨圩红薯因而久负盛名。
据介绍,杨圩位于大明山脚下,水源充足,土地肥沃,极宜种植红薯。杨圩人种植红薯有自己独特的办法:每年收完春玉米后,便翻地、碎土、起畦,畦宽1米,将玉米秆和杂草埋入畦中,然后每畦两边开小行,将红薯藤切成40到50厘米长,按株距15厘米放入行中,施入牛羊粪,最后盖土就算种好了。红薯苗长出30厘米长之后,再淋一次沼气水,很快就长到1米多。这时,如果能及时剪掉嫩尾,使藤条尽快分杈,让红薯叶充分得到阳光照耀,这对红薯生长是一件很好的事。
每年立冬过后,红薯叶渐渐变黄,便可收获红薯。人们把红薯藤割掉喂牛羊后,地里一开犁,满畦满地满坡都是一片片惹人谗嘴的红薯。
这个季节是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孩子们最快活的时候,他们欢快地在犁红薯地的大人后面奔跑,争着捡拾最大的红薯,就像捡金元宝一样兴奋。如果您在这个时候能到杨圩去一趟,肯定能和当地农民朋友一起分享这份十分难得的丰收喜悦。
红薯摊满迎远客
杨圩人收了红薯不急着卖,而是一箩箩一筐筐地往家里薯窖运,盖上一层干河沙,便可保鲜三五个月,等到每年农历十月后开市。
红薯开市时,家家户户用拣上等好的红薯装袋,在自家门前的210国道边一字摆开,等待慕名而来的客商给出好价钱。这个市场一直到次年农历春节后方歇,很是热闹。现在,这里虽然还存有部分年前的红薯,但数量已不多。所以,要目睹路边红薯摊“盛况”还要等到年底。如果您现在要买杨圩的红薯,可以到杨圩街集市上觅其芳踪。
杨圩距离马山县城27公里。如果要买到地道的杨圩红薯,您不妨在南宁安吉车站坐车上都南高速公路直达马山县城,再由马山县城转乘三轮摩托车、小客车或者过路车前往杨圩,车费7元左右。当然,从安吉车站沿着210国道不用绕道马山县城,径直取道武鸣直达杨圩也很方便。杨圩这个农村小集市就在这条国道旁,您只要多留意路边的文字提示,不费任何口舌就可轻易找到这个因红薯而出名的地方。因为,杨圩农贸市场就在这条公路边,挂在显眼处的市场招牌会告诉您,这就是杨圩了。
这里人日常交流以壮话和桂柳话为主。当然,普通话也不赖。如果您会这两种语言,那交流起来会更加亲切,说不定他们还会把您当作远方的亲友,多送您几斤红薯,把您请到家里拉家常吃地道的农家饭、喝被他们称为“土茅台”的地道的杨圩红薯酒呢。
可做杨圩种薯人
还有一件事需要提醒。
当地农家自己酿造的“土茅台”,酒精度不很高,后劲却相当足,您可别在主人的盛情里喝高了,忘记把买到的红薯带回家。如果您觉得这种酒确实好喝,不妨在当地农家买上一壶,回家后弄几个下酒菜,叫上几个朋友,一边聊着马山的风情,一边细品“土茅台”。这样,您也尽兴,马山人也为您对他们家乡的推介感到高兴。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
另外,如果您看上了杨圩这块土地,在那里找一块地包下来种上红薯,做个杨圩种薯人,那也是一件相当惬意的事。
本报记者陆波岸
本文2008年4月4日发表于《南宁日报》,见报时有所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