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奉献,以真情的名义

(2007-06-21 10:31:37)
分类: 社会纵横
 

奉献,以真情的名义

 

奉献,以真情的名义

 

庞玉芳(左二)在白沙村1组为流动人口办理暂住证。

 

  在江南区,活跃着一群常年累月为流动人口提供优质管理服务的人,为了流动人口这个特殊人群的切身利益,他们不顾风吹雨打,严寒酷暑,在流动人口中间默默奉献着自己的真心、真情和真爱。  


  近日,记者来到江南街道,体会他们工作的酸甜与苦辣。

 

一辆自行车,走遍村落社区

 

  庞姐是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的老资格。


  早在1993年4月,她就在亭子派出所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站从事协管员工作。2006年10月,江南街道成立流动人口及出租屋管理服务中心成立不到两个月,她便出任该中心副主任。从此,她在这个既不享受公务员亦不享受事业单位待遇的岗位上,带领10个社区、3个村流动人口服务站44名年轻的协管员,向近2万名弱势群体流动人口奉献着脉脉真情,无怨无悔。


  一般人可能不会想到流动人口的管理服务工作有多琐碎烦杂:查验、督促流动人口办理暂住证、婚育证,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帮助介绍流动人口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和再就业,代征出租屋税费……


  此外,庞姐还担负着指导社区(村)管理服务站,检查工作台帐的重任。一年到头,一辆自行车伴随着她在街道21平方公里的地域走了一遍又一遍。


  累还不打紧,最难受的是工作不被人理解。一些流动人口嫌办理暂住证和婚育证麻烦繁琐,不太配合。庞姐就多次上门做工作,还帮联系流动人口的原籍出具婚育证明。近年来,江南街道流动人口的登记率和办证率都超过了上级的要求。


  代征出租屋税费更是对她们工作能力和工作艺术的考验。她们经常会遇到入户难的问题。如一些出租屋主为了逃税,玩起了“猫和老鼠”的游戏或紧锁大门,让她们找不到人也入不了户。


  针对这种情况,她们自有招数:利用中午、晚上多次上门,向承租人、邻居及居(村)民代表、小组长、热心群众了解掌握情况,然后下发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发核定税款通知单、发责令限期缴纳税款通知书。如果还未奏效,她们就转告出租屋主将做为“钉子户”进行强制执行。至于个别出租屋主修改出租合同、审报偏低等手法,也在她们细致的工作中不能得逞。


  今年1至5月,该管理服务中心已向900多户出租屋主代征个人出租房屋税21万多元。“为了国家税收不受损失,个人受点委屈算不了什么。”回想起工作的艰辛和个人受到的委屈,庞玉芳淡然置之。

 

倾情服务,体现人生价值

 

  在江南,奉献在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一线的不止庞玉芳一人。


  葛玉英是庞玉芳手下的得力干将,2004年担任江南街道菠萝岭社区居委会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站副站长。在商海中磨练过伶牙俐齿的她,对流动人口满怀一腔热情。是年,她在的管理服务站获得市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二等奖。


  葛玉英是个做过裁缝生意的个体户,现在反过来愿意拿这三四百块钱补贴“打公家工”,许多人对此“大跌眼镜”。起初,她也是以为做协管员尽管补贴低些,但工作舒服。后来劳累的工作也曾使她产生过放弃的念头。


  可今天,她还是认为:“工作也熟悉了,跟这些年轻人一起工作很有乐趣,为流动人口做些事能体现人生的价值。”她分管22条街道700多名流动人员,常年几乎没有双休日和节假日,常常是与同是做协管员的丈夫一天都见不上面,说不上话。


  一次,葛玉英手下的协管员听群众反映菠萝岭中段一户有流动人口租住,由于找不到屋主,就把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塞进屋里。后来,屋主的儿子找到葛玉英破口大骂,说冤枉了他,还亮出了他的“社会身份”。葛玉英以礼相待,耐心地解释,最后证实了这间房屋确实有3户流动人口承租。先礼后兵让这名男子无话可说。

 

满腔热情,做流动人口的贴心人

 

  今年3月20日上午,多年来一直在南宁市居住的流动人口冯桌耿、谭妹珠夫妇向江南街道流动人口工会工作站递交加入工会申请书,待岗在家的谭妹珠在工作站的帮助下,立马就得到了一份做月嫂的工作。


  为了让流动人口能在工会组织的大家庭里得到更多的帮助和关爱,作为江南街道流动人口工会工作站主任的庞玉芳奔忙宣传,使使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珍惜这个以前只有国有企业工人才能享受的待遇,至今已有近300人入会。


  对于暂时没有入会的流动人口,工作站照样在介绍就业方面给予帮助。来自宾阳陈先生在广东做生意时亏损了,迁来南宁市亭子居住,想继续经商,但人生地不熟,陷入困境。庞姐知道后,就想方设法在淡村农贸市场帮他要了一个摊位,经营凉鞋等日用品。陈先生生活有了着落,买了水果来答谢庞姐。


  工作站与电缆厂、面条厂、饲料厂、运输队、建筑工地等私人企业联系,热心牵线搭桥,先后帮助60多名流动人口找到了工作,还请自治区总工会干校的几名老师来培训了流动人口100多人次。


  “庞姐是我们找工作的贴心人!”一名月嫂说。4月下旬,一名会员得了重病,庞姐心急火燎地带着慰问品前去探望,及时兑现了会员应享受的权利。母亲节前夕,庞姐还带领工作站人员慰问了流动人口中的母亲。
在管理服务中心和工作站的真情奉献中,流动人口“四心(凝聚人心、温暖人心、振奋人心、稳定人心)工程”正在添砖加瓦,蓬勃兴建。


  “今后还要逐步让会员免费享受法律援助服务、家庭困难补助、签订劳动合同指导、重大疾病互相保险。”庞玉芳感到肩上的担子很重很重。

 

本报记者陆波岸  通讯员王宗骏  文/图

 

    本文2007年6月21日发表于《南宁日报》,见报时有所删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