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八桂播报 |
关注广西宾阳炮龙节——
宾阳全力打造“炮龙之旅”旅游产业
炮震千山醒,龙腾百业兴。
承载着宾阳近百万人民梦想,年复一年,代代起舞,终成独特地方文化的炮龙节,即将引领当地一个全新的产业——“炮龙之旅”旅游业。
“把宾阳‘炮龙之旅’逐步打造成为全区独有、品位较高的特色旅游品牌。建立完善的旅游业发展体系,提高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使旅游业在我县第三产业中逐步占据主导地位。”宾阳人信心十足。
古老“龙头”拉动新产业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
日前,南宁市委、市政府决定把旅游产业做强做大,建设大南宁旅游圈,购建环大明山旅游带,并把大明山和昆仑关旅游开发列为今后两年全市旅游开发的重点工程。
地住大明山和昆仑关之间的宾阳县,如何借助这股东风发展自己?宾阳人开始审视自己的优势,盘算自己资源。
宾阳县始建于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已有2100多年的发展历史,县城所在地芦圩镇是广西四大古镇之一。这里历史悠久,民俗文化底蕴深厚,孕育了舞炮龙、游彩架、踩高跷等一朵朵游艺活动奇葩;留存了昆仑关战争遗址、蔡村清代民居群、南街古城、相思潭等旅游景区,为该县人文旅游、观光旅游提供丰富的“下锅米”。
“在景点选择上,突出地方特色,通过宣传、包装,推出与众不同的旅游精品。”和大南宁旅游圈中其它县旅游特色相比较后,宾阳县提出了“民俗文化为主,自然景观为辅”的旅游发展思路,并选择舞炮龙这个在区内外渐有影响的“龙头”,打造“炮龙之旅”。
据介绍,舞炮龙是宾阳县独有的一种传统舞龙形式,已有几百年历史,始于何时,未能查考。每年农历正月十一夜举行。炮龙长30至40米,是彩色布料、铁丝、竹蔑扎制和装裱而成。炮龙起舞前,先行“开光”仪式,然后由“龙牌”、锣鼓、八音开路,举火篮、火把相随,按“龙路”行进。舞龙者分几套人马,轮流举舞,头戴藤帽,赤膊上阵,任由鞭炮爆灼。各家各户,均备炮竹夹道相迎。一条条金光闪闪的蛟龙在鞭炮火焰中起舞、翻滚,热闹非凡。当龙在炮光中游舞,给市民叩头送福时,人们纷纷到回廊下,伺机“钻龙肚”。老人说“钻龙肚”能带来一年的吉祥如意,若是年青情侣携手“钻龙肚”,今生定能喜结良缘,白头偕老。“钻龙肚”不仅给人一种在炮声火光中穿行的刺激感,更寄托了宾阳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目前,舞炮龙渐渐名声远扬。2005年,宾阳县炮龙节吸引的游客多达10多万,外地自驾车2000多辆,周边市(县)、广东、北京乃至外国游客前来观赏。“那天晚上,平时25元一斤的宾阳狗脚,价格不断飚升,最高时竟达75元一斤。” 宾阳县旅游局副局长白勇才说。
就是这个古老的“龙头”,即将引领“百年商埠”又一个瞩目的新产业。
“宾阳的旅游春天已经到了”
“以‘炮龙之旅’特色人文旅游为切入点,迅速提升旅游形象和旅游吸引力,进而带动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以炮龙为依托,统一规划、建设旅游美食街,开发特色旅游商品,培育旅游产业链。”宾阳县的旅游产业即将崛起。
据介绍,宾阳县旅游资源相当丰富,其中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人文景观有:著名的抗日战役遗址——昆仑关、建于清初的思恩府科试院、明皇帝赐建的“蒙大赉恩荣坊”、南街古城、蔡村清代民居群、葛翁岩、程思远旧居等。自然景观集中了山、河、瀑、洞,景色迷人,主要有清平湖、相思潭(又名情人谷)、清水河、龙岩公园、和吉狮子岩、陈平江漂流、黎塘凌村泉水、芦圩莲塘泉水、桃源水库等。民俗文化博大精深,民俗风情浓郁,地方戏有师公戏、丝弦戏、采茶戏等。民俗活动有游彩架、舞炮龙、赛龙舟、踩高跷、圩逢等。
宾阳县旅游部门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县旅游业将以民间炮龙节的独特人文景观为主攻方向,因势利导,把炮龙节民间艺术、历史遗产、人文景观有机结合起来,大大丰富宾阳人文旅游景观,打造宾阳“炮龙之旅”文化旅游品牌,使之成为市场竞争力强、地方特色明显、传统气息浓厚的人文旅游主体形象,迅速提升该县旅游形象和旅游吸引力,进而带动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全面发展宾阳旅游业,尽快融入大南宁旅游圈。
这样“既可以避免与周边县的自然风光品牌雷同,又可以实现旅游资源的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实现共赢,符合共同打造大南宁旅游圈的发展战略。”白勇才说。
没有特色,就没有吸引力。宾阳县“炮龙之旅”将以炮龙表演为主要卖点,准备推出3条具有自己特色的宾阳一日游线路:①→(上午)昆仑关、思恩府科试院、壮锦厂→(下午)武陵牛角制品专业村、蔡村清代民居群、炮龙老庙、中和老街→(晚上)观看炮龙、游彩架、踩高跷表演。②→(上午)陈平金坑峡漂流→(下午)武陵牛角制品专业村、蔡村清代民居群、炮龙老庙、中和老街→(晚上)观看炮龙、游彩架、踩高跷表演。③→(上午)相思潭→(下午)程思远旧居、思恩府科试院、壮锦厂→(晚上)观看炮龙、游彩架、踩高跷表演。“用两年半时间,把宾阳‘炮龙之旅’一日游线路发展成为南宁市环大明山旅游带的一个突出亮点,并逐步成为竞争力强大的精品线路。”宾阳县旅游部门有关负责人说。
业内人士预见,宾阳县炮龙节以其神秘、罕见、趣味、刺激、喜庆、祥和的内涵,可以开发不同产品的纪念册、纪念物、喜庆金卡、手饰制品等,这些纪念品融入宾阳的竹编、皮革制品、小五金及藤制品、壮锦、陶瓷等民间传统工艺,围绕炮龙节等民俗文化主题开发相关具有收藏价值的精品,从而提高宾阳传统产品在全区乃至全国的知名度。同时,拉动宾阳白切狗、酸粉等特色餐饮、住宿、交通等服务行业的快速发展。
据透露,宾阳县旅游业近中期发展目标是2年上台阶,5年见成效。即2005年7月到2007年,“炮龙之旅”配套景点接待条件得到进一步完善,推出2到3条与环大明山旅游带形成联动的旅游精品线路,服务水平有较大提升;2005年7月到2010年,旅游业发展体系完善,重要景区(点)得到开发,旅游主体形象得到确立,精品线路旅游基础设施完善,服务水平显著提升,旅游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到2010年,全县全年接待旅游者9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3亿人民币。
酝酿。规划。发展。壮大。
“宾阳的旅游春天已经到了。”宾阳县委书记施汉飞说。
起步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期的宾阳县旅游业,即将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代。
本报记者 陆波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