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切为了孩子

(2007-02-15 17:13:45)
分类: 社会纵横
一切为了孩子
——记马山县中心幼儿园老师韦兰开
 
一切为了孩子
 
一切为了孩子
 
韦兰开和孩子们在一起。
 
  她是一名外乡女子,她把火热的青春奉献给脚下这片贫瘠的土地;她本在机关工作,却自愿到幼儿园从教,这是为什么?

  韦兰开的回答简单而感人:一切为了孩子。用我最挚热的心去托起明天的太阳!
 
平果→马山:一夜自行车赶了110公里路
 
  女承父志。韦兰开幼小的心灵里早就埋下了一颗种子:人民教师。

  韦兰开1962年出生于平果县凤梧乡上林村板梧屯,8岁丧母,父亲早年参加革命工作,后在现大化县贡川乡(原贡川乡隶属于马山县管辖)做一名人民教师。

  韦兰开的父亲一生热爱教育事业,工作勤勤恳恳。由于耳濡目染,从小韦兰开就下定决心:接父亲的班,一辈子像父亲一样做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1980年,正在读高中的韦兰开是学校的高才生,成绩优异,本可以考上大学,然而,由于当时了解到马山县教育线招教师,她毅然从平果县来到马山县参加考试。

  1980年10月14日,当接到马山县教育局的考试通知书时,已是晚上11时,离第二天考试仅有9个小时。而韦兰开所在的板梧屯离马山110公里,怎么办?为了圆教师梦,韦兰开父女俩立即借来自行车,连夜骑自行车赶往马山。

  第二天,当父女俩赶到马山时,已是早上8点钟,小兰开一放单车,即奔考场。虽然连夜奔波赶路,一夜没得合眼,但韦兰开仍然考取了第一名,被分配到马山县教育局教研室工作。
 
机关→学校:让我做你幼儿园的妈妈吧”
 
  在机关工作,自然比较轻松自在,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好事。可韦兰开并不羡慕这样的轻松自在,她有她的梦,有自己的追求。

  由于心里的梦是做教师,1987年8月,韦兰开毅然到广西幼儿师范学校读书,1989年7月毕业时,韦兰开不顾家人及朋友的劝阻,到马山县中心幼儿园任教,至今已走过了18个年头。

  幼儿教育工作者看上去似乎很平凡,但没有童心与爱心的人是绝对不能胜任的。幼儿教师都需要有一颗孩子般的童心,更需要有一颗和蔼善良的母亲般的爱心。只有用童心、爱心打开幼儿的心扉,才能真正了解他们。从教18年来,韦兰开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进取,用自己的爱心给孩子们创造一个温馨、亲切的氛围。

  洋洋是个个性极强的孩子,但是入园几天后,韦老师观察到他很不合群,不愿和大家一起玩。午睡时间也不喜欢上床睡觉,吃饭也不认真吃,脾气又大又倔,稍不顺心便大哭大闹。针对以上种种现象,韦老师对他进行了家访。终于韦老师了解到洋洋的父母在他还没满1岁的时候就出打工了,而且很少回家。洋洋都是跟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感受不到父爱和母爱。

  了解到这一情况,一种强烈的母爱涌上韦老师的心头。韦老师开始努力关心他、照顾他,并让他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爱。“洋洋,地上多凉呀,你趴在上面容易肚子痛,你难受老师也会伤心的。”每次洋洋发脾气打滚在冰凉的地板上,她都会半蹲半跪着给他讲道理,直到他愿意起来。洋洋便秘肚子疼,韦老师便抱着他长时间地揉肚子,并看着他解出大便才放下心。睡觉的时候,韦老师都累得抬不起胳膊,累虽累,可他仍不忘亲切地对他说“洋洋,老师小朋友都喜欢你”,“让我做你幼儿园的妈妈吧”。一句句发自肺腑的爱的呼唤,轻轻敲打着他紧闭的心门。渐渐地,洋洋开朗起来了,爱说爱笑也爱玩,对幼儿园的生活也感兴趣了。

  由于孩子年幼,他们会把现实与现象相混淆,有时孩子把想象的事情当作现实告诉家长,引起家长的不理解。洋洋小朋友的年龄在班里最小的,行为习惯不太好,比较任性,但很聪明。从他的表现中可以看出家庭对他的娇惯和溺爱。平时洋洋随包带的几件裤子都没有小便口,而他又比较胖,穿衣服比较困难。每次上完厕所都哭着叫韦老师帮忙。事实上,每次韦老师都帮他了,但他都告诉家人:老师不帮他,老师不喜欢他。因此,家长见了韦老师都很不自然。

  韦老师决心用行动来表明对他的关心,韦老师把他的几件裤子都剪开了一个口并缝好。这下可乐坏了洋洋,每次上完厕所就喊“韦老师你看,我不用脱裤子小便了,也不用你帮我提裤子了。晚上家长来接的时候,他就赶紧跑过去告诉妈妈:“你看我的裤子韦老师给弄得多好!”家长很感动,孩子在幼儿园有老师这样的关心和细心照顾,家长很放心。
 
过去→未来:继续用爱心呵护孩子温馨梦境
 
  直到今天,韦兰开深植心中的梦想没有改变,她将继续用自己的爱心呵护着孩子们温馨梦境。

  在带小班的时候,有个叫明明的小朋友,那年刚满3岁,是一个性格比较孤僻的孩子,入园后正好分到韦老师所带的班。这个小家伙着实让全班的老师头疼,吃喝拉撒他什么都不能自理,也不讲话。你说什么他也不听,叫他名字也毫无反应。而他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从不主动与人交往,喜欢一个人到处乱跑,情绪也极不稳定,时而哭时而笑,每天都需要专人看护,一天下来老师们为看他都疲惫不堪。

  看着不懂事的孩子,看着家长求助的目光,韦老师采取了主动进入的方式,每天尽可能更多地与他接触。早晨,韦老师从家长怀里抱过孩子,跟着他在幼儿园里走来走去。只要有他感兴趣的东西,她都会亲切地告诉他是什么。她试着感受他的心情,甚至学他的样子,眯着眼睛看天空;学着样子甩着手又跳又叫。她用身心去体验他的每一个微笑,每一份伤心。终于在韦老师的细心呵护中,明明渐渐地进步了,叫名字有反应了,吃饭的时候不乱跑了,能在老师的帮助下收拾玩具了。韦老师就这样用真情和爱心逐渐取得了他的信赖和喜爱。

  这样的事,在韦兰开的执教生涯中,实在太多太多。她踏实认真地工作也得到园领导和同事的认可。多年来撰写的论文、辅导幼儿参加各种竞赛活动都多次获奖, 2004年6 月,她指导幼儿参加南宁市“小聪仔”杯幼儿手工制作比赛获二等奖;同年8月,参加南宁市七县一区幼儿教师论文比赛获二等奖;2006年9月获马山县人民政府“优秀班主任”称号……

  思绪从过去划向未来,韦老师淡淡地说:“我只是幼教战线上的一名普通教师,如果没有领导和同事的悉心帮助,要取得成绩是不可能的。我仍将用我的慈爱去呵护纯真,用智慧孕育成长,用真诚开启幼小的心灵,用希冀去放飞儿时的理想,用我最挚热的心去托起明天的太阳!”
 
本报记者陆波岸  通讯员黄丽君文/图

  本文2007年2月15日发表于《南宁日报》,见报时有所删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