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惊涛拍岸gx
惊涛拍岸gx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6,294
  • 关注人气:3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聚焦农村党员乡土人才系列报道之三:党建与经济建设完美结合之路

(2007-01-10 10:37:54)
分类: 八桂播报
聚焦农村党员乡土人才系列报道之三
 
党建与经济建设完美结合之路
 
聚焦农村党员乡土人才系列报道之三:党建与经济建设完美结合之路
 
聚焦农村党员乡土人才系列报道之三:党建与经济建设完美结合之路
 
宾阳县陈平乡农民在种植西瓜。(陆波岸  摄)
 
 
  人才资源是第一战略资源,人才强党是人才强国的根本保证。

  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优秀党员培养成村干部,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这就是宾阳县农村党员乡土人才开发工程。

  这个工程实施两年来,硕果累累:党建成绩显著,经济成果喜人。更重要的是,该工程给广大农村党建和经济建设探讨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和一连串耐人寻味的启示。
 
成果:较好实现富民、富村、富财政目标
 
  和宾阳县其他村民一样,水柳村村民在发展农业生产中尝到了甜果。

  宾阳县邹圩镇永和村委水柳村,通过“党员人才+党员中心户+协会”模式,即党员人才和党员中心户组织帮助和扶持农户建立生产基地,协会负责重新整合土地资源,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销售”一条龙服务,实现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建成了春桃、甘蔗、西瓜等特色产业。去年,全村人均收入达2060元。
这是宾阳县农村党员乡土人才开发工程四大成果之一:有效整合了农村党员乡土人才资源。工程通过建立相应的网络,使分散的农村党员乡土人才的作用形成整体性和规模性。整合后的农村党员人才,经过多种方式培训,及时接受新信息、新技术,为发挥作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工程成果之二是提高了党员队伍素质,激发党员干部和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热情。

  据统计,在农村党员人才的传帮带下,全县参与党员乡土人才开发工程的党组织、党员为困难户提供各种种养、加工等技术指导1.3万次,提供致富信息5000多条,帮购优质种子2.1万公斤,优质桑苗19万多株,肥料310吨,优质蔗种1500吨,赠送科技书籍1万多册。去年以来,在党员乡土人才的帮带下,全县有1560多户困难户学到了一技之长,并依靠技术摆脱了贫困。

  工程成果之三是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

  农村党员人才在党组织的组织下,通过多种方式帮扶困难群众,体现了党组织对困难群众的关心,增强了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向心力。

  去年以来,全县村党组织把76名致富能手培养成了党员,把430名党员培养成了致富能手,把12名优秀党员培养成了村干部,使党支部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增强了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农村党支部在党员中的威望。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宾阳县目前建立有30多个农业示范基地,基地内由党员乡土人才牵头,成立了莲藕等20个专业协会,有会员2.4万人。建立了9个科技示范乡镇,150个科技示范村、1650个科技示范户。

  这是该县农村党员乡土人才开发工程的第四个成果: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宾阳县在农村党员乡土人才的推动下,通过抓好上述基地的建设和发展,促进了科技知识的普及和科技成果的应用,推动了该县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经济产业化发展,促使区域经济趋于合理,各具特色。如芦圩镇的小五金、新桥镇的纸业、思陇镇的八角、陈平乡的甜竹、大桥镇的桑蚕、黎塘镇的莲藕均已形成规模,各具特色的经济发展格局,较好地实现了富民、富村、富财政的目标。
 
启示:找准切入点,实现党建与经济双赢
 
  宾阳县农村党员乡土人才开发工程,是一条在探索中不断取得经验和成果的路子。

  这条路子,给我们在农村党建工作中带来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宾阳农村党员乡土人才开发工程经验适用广西,值得向全区,甚至全国推广。”10月28日,广西区党校唐国辉教授在宾阳县深化农村党员乡土人才开发工程研讨会上如是说。

  此前,宾阳这一创举,曾得到自治区党委和南宁市委的高度评价,也吸引了北京有关党建和农村问题专家学者前来调研。

  相关人士在研讨会上总结指出,宾阳农村党员乡土人才开发工程的实践,给我们很大的启发。

  ——农村党建工作必须以“三个代表”为指导。农村党建工作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揽,把“三个代表”要求贯穿于农村党建工作的各个方面,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紧紧围绕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

  ——农村党建工作必须树立总揽全局的观念,自觉地、坚定地为实现党的中心工作的总目标、总任务服务。要把农村党建工作融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旋律之中,从而不断增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实效。

  ——农村党建工作要以质量和创新为切入点,实现党建与经济双赢。党建工作尽管不直接从事经济活动,不直接创造经济效益,但党建工作对整个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产生的政治影响,经济效益是难以用数字估量的;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必须着眼发展求创新。帮助农村基层党组织增强群众观念和政策观念,掌握市场经济知识和农业科技知识,提高基层干部带领群众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引导基层党组织更新思想观念,调整工作内容,改进工作方法,找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着力点,实现工作方式、内容、重点的转变。

  ——农村工作要切实转变观念,去掉在人才问题上重“引”轻“用”的错误思想。为了发展本地经济,一些单位在引进人才上可谓千方百计,煞费苦心,但对身边的人才却不注重培养和使用。“才能人人有,人才处处有”,关键是我们如何去发现、选拔和培养。为了事业和人才开发,我们要疏通渠道,开源引流,把人才聚集起来,汇成“人才流”,让涓涓细流注入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部门、各个岗位、各个角落,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使他们迸发出才能的火花,为三个文明建设发出更多的光和热。

  “宾阳县实施农村党员乡土人才开发工程的理论和实践告诉我们,要使农村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不断提高其执政能力,必须按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开创性地抓好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的要求,在努力抓好党政干部、专业技术人才和企业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同时,还要积极探索农村党员乡土人才开发的有效途径,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中共宾阳县委书记施汉飞深有体会地对记者说。
 
本报记者陆波岸
 
  本文2005年11月11日发表于《南宁日报》,见报时有所删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