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一样的母亲,山一样的脊梁

(2006-07-17 09:55:15)
分类: 社会纵横
山一样的母亲,山一样的脊梁
——记马山县白山镇上龙村局东屯韦玉荣黄月婿妯娌
 
山一样的母亲,山一样的脊梁
 
妯娌俩在打理厨房。
 
  韦玉荣、黄月婿妯娌俩,和大多数农村妇女一样,大半辈子干着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活计,养家糊口。

  不一样的是,数年前先后失去了丈夫,她们相依为命,含辛茹苦将8个儿女拉扯大,并将他们一个个送上学。 8个儿女,除了一个上中专外,其他7个全考上了大学。

  谈起马山县白山镇上龙村局东屯这两个普通的农村妇女韦玉荣、黄月婿,人们都说这对妯娌“不了起”,我们在倾听她们在人生道途上风雨兼程的故事后,更深刻地读懂了这句歌词:“山一样的母亲,山雨一样的恩情长。山一样的母亲,挺起山一样的脊梁。”
 
哪怕天塌下来,也要熬出人样来
 
  幸福家庭几乎相似,美满婚姻、温馨家庭。韦玉荣、黄月婿妯娌俩也不例外,都曾经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1970年,18岁的韦玉荣从马山县古寨乡民乐村嫁到了局东屯。丈夫黄燕堂时年24岁,老实本分,勤俭持家。1974年,19岁的黄月婿从白山镇大同村乔美屯嫁给黄燕堂的胞弟黄炯堂,黄炯堂时年25岁,头脑活络,时常做些生意补贴家用。刚开始的3个年头,虽然结婚了,但兄弟俩没有分家,大家和和美美地住在一起,两对小夫妻一边孝敬公婆,一边养育儿女,小日子过得甜甜蜜蜜,生活向这个家庭露出了灿烂的笑脸。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五月本是个阳光明媚的火热季节,但1986年的五月,对黄月婿来说,却是个黑色的季节!

  这年五月的一天晚上9点,黄炯堂从武鸣县贩猪回来,正急匆匆骑自行车往家赶,谁知就在家附近的公路边出了车祸!深夜12点等家人找到黄炯堂时,他已昏迷不醒,到家不久就辞世了。
眼看与自己恩爱12年的丈夫突然离去,31岁的黄月婿实在无法接受这一残酷现实,她只觉得天旋地转,整个世界都变得灰暗沉沉,一阵阵剜心般的疼痛直冲脑门,她顿时瘫倒在地……

  这时,她最大的孩子刚满10岁,最小的儿子才6岁;家婆也已60多岁,田里的重活已不能干,只能帮黄月婿带带孩子、煮煮饭。

   就在黄月婿茫然无助时,哥嫂向她伸出了温暖的援助之手。黄炯堂过世后,为照应黄月婿一家老小,两家人又吃住在一起,田里的活、家里家外的琐事,大家一起做……就这样,黄月婿艰难地度过了那个黑色的夏季。

  祸不单行,又是一个黑色的五月。2000年5月,这个家庭惟一的顶梁柱都坍塌了,黄燕堂因脑溢血离开人世。

  没了顶梁柱,生活重担一下子全落在韦玉荣、黄月婿柔弱的双肩上,好似一座沉重的山,压得她俩喘不过气来。但为了孩子,她俩发誓:哪怕天塌下来,也一定要将8个儿女拉扯大,一定要熬出个人样来!
 
艰难岁月,挺起山一样的脊梁
 
  别人艰难的生活,我们无法想象和体会,但“艰难”这个词显然无法用来形容韦玉荣和黄月婿的生活。

  韦玉荣有三女两男5个儿女,黄月婿有3个儿子。两个柔弱的母亲,要给这8个孩子吃饱穿暖已经相当,更何况他们上学费用。

  但发誓天塌下来也要熬出人样来的妯娌俩没有因为命运对自己不公而退缩。为了攒钱给儿女们上学,她们节衣缩食,每天用酱油或盐巴拌饭,吃咸菜、喝盐水汤,饿得实在撑不住时,就厚着脸皮到邻居家里蹭饭吃……

  她们的身体一直不太好,但为了弥补家中开支的不足,只要听到哪里有钱挣,她俩便朝哪里去,她们装过煤炭、挑过石头、抬过水泥、修过山路……黄月婿的娘家在马山红山水泥厂附近,通过娘家人的介绍,黄月婿得以到该厂做零工,抱着水泥上下车,用自己的汗水换取每月200元的薪水。刚开始,每天来回抱着每包50公斤的水泥上下车,黄月婿还真吃不消,手臂都烂坏了,但她咬牙坚持着。

  尽管她们像陀螺一样没日没夜转个不停,但家里仍是入不敷出,儿女的学费常常无法交齐,往往上一年的学费要拖到下一年才交。学校催得紧了,妯娌俩只好到学校求校长、老师再缓缓几天。

  好心的邻居见她们拉扯8个孩子不容易,就想给她们介绍对象,都被她们一口回绝了:“不行,苦一点没关系,我们能挺过去。”

  谁知,屋漏偏遇连夜雨,2003年黄月婿坐自行车到红山水泥厂做工时,不幸被摩托车撞个正着,导致左肩骨折,到马山县人民医院开刀,花去医药费3000元,从此不能再挑重担;2005年5月,韦玉荣做工回来的路上,不幸摔坏了左膝盖,到县人民医院开刀,花去医药费1400元,她心痛得不得了,出院后,拄着拐杖忙里忙外,说是要把在医院花的钱尽快补回来……

  韦玉荣、黄月婿俩妯娌就是这样,为了孩子愿意献出自己美好的青春年华,牺牲自己的幸福和欢乐,奉献自己热血和体力,甚至一切……
 
迈沟跨坎,风雨尽头阳光自灿烂
 
  韦玉荣、黄月婿俩妯娌在风雨中挺起的脊梁,撑着这个不幸之家走过风走过雨,见到阳光灿烂彩霞红。

  儿女们深知母亲送他们上学的艰难,他们学习十分刻苦,觉得只有用最好的学习成绩才能回报母亲的似海深情。

  1993年,韦玉荣的大女儿黄素英、大儿子黄家文分别考上了广西农行学校、广西民族学院数学系。大哥大姐相继“跳出龙门”,极大地激励了弟妹们的读书热情。原本学习成绩不太好的老三黄家明,下狠心刻苦攻读,学习一年一个新台阶,1998年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广西大学中文系。见三个哥姐相继出人头地,老四黄素敏、老五黄素美不甘示弱,发愤图强,分别于2003、2004年考上了湖南吉首大学、吉林长春金融学院。

  黄月婿的苦也没有白吃,3个儿子非常争气,大儿子黄家武于1996年考上了广西民族学院,老二黄家艺、老三黄家星分别于2001、2002年考上了广西大学。

  考上大学虽是好事,但昂贵的学费又从哪里来呢?妯娌俩还是陷于一片艰难之中。

  为筹集孩子们的费用,她们除了更加卖力地在土里刨、到处打短工外,还到处借债及贷款。这几年,她们已各欠外债10多万元。黄月婿的情况好一些,自爱人黄炯堂过世后,娘家人一直尽力帮助她度过难关,还表示会将爱进行到底。今年孩子们的学费,看来也能贷款才能筹集了。

  好在孩子们非常懂事,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工作了的孩子不忙谈婚论嫁,一心供弟妹读书。在校读书的孩子,要么去校外做家教,要么在学校勤工俭学,黄月婿的老三黄家星,自从考入广西大学后,一直在校勤工俭学,每月挣200元做伙食费。

  吃了那么多的苦,如今希望一个接一个实现了,灿烂的生活终于向妯娌俩露出了笑脸:韦玉荣的大女儿黄素英、大儿子黄家文、三儿子黄家明都已经参加工作,老四黄素敏、老五黄素美将今、明年7月份毕业;黄月婿的大儿子黄家武、老二黄家艺也都走上了工作岗位,老三黄家星将于今年毕业,目前已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工作合同。

  韦玉荣、黄月婿俩妯娌在风雨人生中所担当的平凡角色也许没有必要去做过多的歌颂,但她们能有山一样的坚毅,并挺起山一样的脊梁,走过一道道横在前面的坎,我们无法不钦佩。

  我们由此悟出这样的道理:世上没有迈不过去的沟,跨不过的坎,风雨尽头就是灿烂阳光!
 
 
本报记者陆波岸通讯员黄丽君 黄树华 苏继峰 文/图
 
  
  本文发表于2006年7月12日《南宁日报》,见报时有所删改!
 
 

文章引用自:http://www.nnrb.com.cn/xqxw/200607/12/xqxw03.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