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八桂播报 |
“11国搭台,17亿人唱戏,60亿人喝彩!”
在这个金秋十月,桂花飘香的季节,我们为盛会喝彩,为我们共同拥有那么多具有无穷魅力的城市而喝彩。
即将在2008年举办奥运会的北京、有着“胜利和光荣之堡”美誉称号的雅加达、被誉为“东方威尼斯”的斯里巴加湾……今天,这些历史悠久的“魅力之城”“出现”在第二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成为本届博览会的一大亮点。
这不仅仅是源远流长旧城郭的简单仿制,也不仅仅是神秘传说的现代新加工,通过博览会这扇窗口,我们可以尽情领略这些“魅力之城”的迷人风采,更重要的是通过展示城市形象,使中国与东盟之间的交流深化到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交流。
千年古文明簇拥新绿城
光辉灿烂的古国文明,闪耀着现代科技无法替代的光芒。
这就是魅力,无法模仿和再制造的魅力!
“不说那天坛的明月,北海的风,卢沟桥的狮子,潭柘寺的松;唱不够那红墙碧瓦太和殿,道不尽那十里长街卧彩虹;只看那紫藤古槐四合院,便觉得甜丝丝、脆生生,京腔京韵自多情”……
一块青砖、一段京剧、高高的城门、充满活力的奥运……无论是皇家园林的宏大与气派,还是胡同四合院的安详与平静,无不体现着北京厚重的文化底蕴。人们生活的怡然与和谐,就蕴涵在园林池畔的微风,民居闪烁的灯光和舞台锣鼓的铿锵中……
这就是北京,中华大地上最令人神往的一个地方。
一座厚重悠久的文化古城,一个朝气蓬勃的国际都会,传统与现代并存。
从古之蓟城到唐之幽州,从元之大都至明清之帝京,这座东方文明古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历史上曾经是几个朝代的都城,规模宏大的帝王宫殿、园林、庙坛、陵墓及其他古代建筑井然有序、错落有致,昔日皇城威严俨然可见,积淀下煌煌帝都景观和淳厚文化神韵,成为其最为独特和最有诱惑的吸引力。
“不到长城非好汉。”长城,中国伟大的军事建筑,它规模浩大、工程艰巨,被誉为古代人类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以古老大气而闻名世界的北京,还拥有原是帝王的行宫和花园的颐和园;有错落有致地分布着明代13个皇帝陵墓的明十三陵;有古香古色、距今已有300年历史的雍和宫;有明、清两代皇帝每年祭天和祈祷五谷丰收的地方天坛;有明清两代的皇宫、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故宫。
老挝古都琅勃拉邦(Lang Prabang)是一个精致的古色古香的小山城,位于湄公河畔群山环抱的谷地,距离首都万象大约有500多公里,是老挝现存的最古老的一个城镇,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经联合国专家组考察,琅勃拉邦全市有679座有保存价值的古老建筑物。1995年12月,琅勃拉邦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历史遗产名录。琅勃拉邦民风淳朴,自然生态保护完好,没有过分商业化的人际关系,被公认为东南亚传统与殖民风格保存最为完好的城市,成为西方游客追求的“世外桃源”。
琅勃拉邦是老挝佛教中心,寺庙、佛塔林立,仅市区内就有30多座寺庙,居民笃信佛教,是名副其实的佛都。佛教兴盛造成了琅勃拉邦古寺众多。有的寺院古榕蔽天,有的寺院花木繁茂,有的寺院大佛塔耸立。寺庙装饰的主色有的以红为主,华贵雍容;有的以金色为主,灿烂辉煌;有的以黑色为主,庄严沉贵。其中被列为东南亚名寺的就有玄通寺和维崇寺等。
缅甸的曼德勒(Mandalay),是曼德勒省的省会、著名的故都、缅甸的第二大城市,位于缅甸中部偏北的内陆,是缅甸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曼德勒是昔日缅甸皇朝的最后一个首都,在缅甸历史上曾有过的多个古都,只有曼德勒的王城被较为完整地保存下来,虽然王宫是被毁后重建的。曼德勒有着光荣的历史和伤心的过去,其丰富的文化遗产,是缅甸精神生活的源泉,以佛教和数千个身披黄色袈裟的僧侣及众多佛塔而著名。这里是缅甸传统文化的心脏和宗教中心,全市有大小佛塔1000多座,高僧、学者、艺术家和文豪多云集于此。
清迈是泰国古都,著名的历史文化古城,建于1296年。作为兰纳王朝(Lanna Thai)的首都,直至1556年,一直是泰国宗教、文化和商业中心,其所建城垣大多保存至今。四角的城门、环城流淌的护城河、泰北高脚式的木构建筑,均历历在目。
河内(Ha noi)位于红河平原中部,是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的首都,全国政治、文化中心。是一座有着千年悠久历史的古城,曾为越南李、陈、后黎诸封建王朝的京城,被誉为“千年文物之地”。早在7世纪初,这里就开始构筑城池,时称紫城。
吴哥窟代表着柬埔寨的辉煌。从12世纪开始,吴哥古迹里的笑脸便一直默默地屹立在高棉的大地。悠悠的岁月中,微笑的面容,见证过一个王朝的兴盛与没落,也俯瞰着雕栏玉砌的宫殿渐渐被人们遗忘,然后被重重的树林逐渐吞噬。吴哥的笑脸,逐渐黯淡……19世纪时,在探险家的努力下,经过岁月洗礼的吴哥古迹,一一出土,并在世界文物史上备受各方的瞩目。重见天日的吴哥面容,终于又笑了……
穿越时光的隧道,我们已无法追寻昔日王侯将相的足迹,聆听晨钟暮鼓中的梵音,但是我们感受得到的是一派源远流长的古文明,依然润泽着这方永不衰老的土地。
蕴风情万种展城市魅力
浓郁的地方风情、不朽的民族文化、秀丽的山川大地……
这就是魅力,让世人神往和无法拒绝诱惑的魅力!
北京是中华民族文化信息储存、交融和对外传播最集中的地方。中华民族所有文化都集中体现在北京千年古都之中,形成一种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完整体系。昆曲、京剧让古都余音绕梁,文房四宝让古都墨香四溢,评书大鼓让古都神采飞扬。
古老之都,亦是现代之都。过去的50年,抹去了古老都城蒙上的岁月风尘。50年代的旧城改建,60年代的地铁营造、70年代的立交桥兴起,80年代的十大建筑,90年代的亚运场馆为北京城锦上添花,2008年的奥运盛会,在这座城市中时时可以感觉到现代之风扑面而来,北京正以崭新的面貌,向世界展示她的独特魅力。
越南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许多民族有着自己悠久的历史,鲜明的文化特征,独特有趣的风俗习惯,特别是京族、傣族、岱依族、侬族、高棉族、占族等,54个民族汇成了丰富多彩越的南风俗。
越南魅力城市河内也是越南的主要旅游城市,市内湖泊星罗棋布,终年树木常青,鲜花盛开,风光秀丽,有“万花春城”之称。城内古街与现代建筑、法国式别墅建筑和谐地结合,加上众多名胜古迹和传说故事,使河内富有诗情画意,魅力无穷。
雅加达(Jakarta)是印度尼西亚首都,东南亚第一大城市,世界著名海港,是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约在16世纪改名为雅加达,意思是“胜利和光荣之堡”。
雅加达北部的老区临近海湾,风光独特,古迹众多,多数建筑物都有典型的欧洲古典风格,是印尼三大旅游城市之一,市内绿树成荫,街道两旁遍植常绿树种,世界著名的波格尔植物园及茶园坐落在此,还有独立广场公园、印度尼西亚缩影公园、安佐尔梦幻公园、千岛群岛、中央博物馆、伊斯蒂赫拉尔清真寺等名胜古迹。科塔(Kota)是17世纪荷兰古城镇八达维亚(Batavia)的中心,其四周是由鹅卵石铺成的塔门法塔西拉广场(Taman Fatahillah Square)。从科塔这座精致古老的荷兰建筑往北走,就会来到古老的帆船码头(Sunda Kelapa),在这里会令人回忆起当年世界各国各种帆船群聚的时代。
独立广场位于雅加达中区,又称莫迪卡广场(Merdeka为独立之意),有着天安门广场的地位与规模。四周街道宽阔整齐,花草树木点缀其间,绿意盎然。
广场北为总统府,东北方有印尼最大的伊斯蒂赫尔大清真寺;西街上有国防部大院和中央博物馆;东边是火车站。广场东南角上有一组根据《摩珂婆罗多》史诗中故事情节塑造的群马拉车的雕塑,十分壮观。
新加坡市中心区绿树环绕,高楼林立,环境幽雅宁静。市内拥有2000多种高等植物,各种花卉、草坪、花坛、小型公园及叶繁枝茂的行道树随处可见,市容整洁,被誉为“世界花园城市”。这里的人大多属于移民者,他们将各自的传统文化带入新加坡,各种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不仅创造了新加坡今日多民族的和谐社会,也留下了丰富的多元化文化特色。
博览会发展拥有好载体
繁荣的贸易、诱人的商机、前景广阔的文化和人力资源合作……
这就是魅力,“凝聚、绽放、繁荣”,永不褪色的魅力!
据介绍,作为本届博览会一大亮点的“中国—东盟魅力之城”,这些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或地区,综合展示其在贸易、旅游、投资、科技、文化和人力资源合作方面的发展成就和商机,目的就是通过展示城市形象,使中国与东盟之间的交流深化到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交流。
北京,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
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办,不但将充分展示中华民族5000年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体现浓郁的中国韵味,让其成为世界人民更充分地了解和体验中国的历史、文化、人民和自然风光的窗口,另让世界瞩目的是,“奥运经济”点燃了北京富有活力的商机。
有关人士介绍,北京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给北京市的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北京计划为奥运会准备32个体育场所,其中新建19个,改建13个,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将达到1800亿元人民币,重点建设142个项目。北京申办奥运成功后城市将更加开放,发展更为迅速,北京市正在向建设国际一流城市的目标迈进。
新加坡是世界上最大港口之一和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世界各大银行纷纷聚集于此,这里也集中着世界一流的商品,同时作为东南亚的中心,各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商品也是数不胜数。
据透露,中国—东盟博览会是在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不断深入,规模迅速扩大、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的背景下举办的。近年来,中国—东盟经贸合作规模不断扩大,水平进一步提高,经贸合作已经步入黄金发展时期。
有关人士分析认为,中国—东盟博览会不仅仅是经贸合作平台,而且是中国和东盟在政治、外交、文化等各领域交往的重要场所。第二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以经贸合作为主题,分为国家、商品贸易、投资合作、旅游四大专题。这次盛会既有国家层面的外交活动,也有城市之间的友好往来;既有商品贸易、投资合作,也有旅游推介、科技成果展示;既有高官论坛,也有工商精英的演讲;既有企业间的经贸洽谈,也有政府高官与企业家的对话;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还可以领略到中国和东盟灿烂的民族艺术精华。
有关人士称,“魅力之城”将博览会与东盟各国国家层面的合作延伸至地方层面的合作,进一步扩大了博览会在东盟国家各地的影响力。特别是“魅力之城”拥有大量的参展参会客商和招商投资项目,为博览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很好的载体。
这就是魅力,“11国搭台,17亿人唱戏,60亿人喝彩”的魅力!
本报记者陆波岸
该文发表于2005年10月19日《南宁日报》14版——《朱槿花开·两会一节特别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