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本费收了半百
课本少学生无奈
校方称期末统一结算多还少补
开学交了53元书本费,至今只得了两本书,共16.8元。学校是否多收课本费?宾阳县黎塘镇开智中学一名高三学生向本报反映此问题。本报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学生质疑 是否多收课本费
“从开学到现在,学校只给我们发了两本课本。到底还有没有别的课本,我们都不清楚。”3月16日,宾阳县黎塘镇开智中学一名高三学生给本报来电反映说。
这位不留名的学生称,开学时,他们一共交了53元书本费,但到现在学校只给他们发了两本书,一本是第六册《语文》课本,价格是6.95元。另一本是第六册《语文》读本,价格是9.85元,两本书一共才16.8元。到底课本是否已发完,别的课本为什么还没发,是不是学校多收了他们的费用,学生们一直都不清楚,学校方面也没有向学生作任何解释,这让他们感到很困惑。
3月19日上午,记者在黎塘镇开智中学校园内采访时获悉另一个情况。几名高三学生接受记者随机采访时说,他们都得了5本课本,别的同学得几本课本,他们不清楚。另外,这5本课本总价是多少,他们没有具体算过,学校是否还有别的课本还没有发,他们也不知情。
记者采访 “为人师表”如此待客
为什么有的学生得了5本课本,有的只得两本?3月19日上午,记者带着这些问题来到该校校长办公室时,想不到竟遭遇了一次不同寻常的待遇。
记者来到校长办公室门外时,门打开着,室内摆着几张办公桌,但只有一名中年男子正在处理一些杂事。记者轻轻敲门,站在门口正对面的这名男子斜着眼睛看了记者一眼,没有任何应答就直接走到他的座位去。再三敲门没有任何应答之后,记者只好“擅自”走进办公室去。“您好,请问校长在吗?”记者上前问道。这名男子似乎没有听见记者的问话依然没有任何应答,只是用眼随便看记者一眼又低头做他自己的事。“我想找校长了解一些情况,不知道校长现在是否方便?”记者再次询问。“找你就找,谁不给你找呀!”这名男子极不耐烦、没好气地回答。“那请问校长什么时候回来?”“我不知道,要找你自己找去!”回答语气还是那么重。
在没有得到“友好”的回答后,记者只好表明了身份:“我是南宁日报社的记者,有些事情需要向你们校长了解一下,你能否帮我联系一下你们的校长?”“我告诉你,校长现在不在家。你快点出去,我要关门了。”在记者表明身份后,这名男子还是极不耐烦地回答记者的问话。说着,他从一个纸箱内拿出两瓶矿泉水,随手关门走人了。
礼貌待客是为人最起码的标准,有关人士称,高尚的师德和为人师表是教师道德修养的行为准则。而该男子的言行举止,如此为人师表,实在是大打折扣。
校长解答 课本费多还少补
校长办公室采访的“流产”,使得记者想了解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任何答案。
直到3月20日下午,记者才通过电话找到了该校校长廖泉源。廖校长表示,这个学期确实向高三学生收取了53元的课本费,这是得到物价部门批准的。学生反映只得两本课本的是高三文科班的学生,总价是16.8元;理科班的学生共发5本,总价为38元左右。因为文科、理科课程有所不同,所需要的课本也不一样,所以出现有些学生发到的课本是两本,有的是5本。
他称,53元课本费的收取只是一个估计数,并不是准确的数目。至于这个学期还发什么新课本,现在还没有具体确定。等到学期结束后,学校有关部门会对学生的课本统一结算,多还少补。这一点,学生可以放心。
但对于记者采访中所得到的“待遇”,这位校长没有作任何评价。
本报记者陆波岸
2005年3月21日《南宁日报》
文章引用自:http://www.nnrb.com.cn/xqxw/200503/21/xqxw03.ht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