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连通村子和300多亩良田的一座小桥被洪水冲毁
。之后,由于未能筹措到足够的资金 ,小桥一直没能修复
——
“电线杆桥”担起春耕重任
2004年7月,一场洪水把宾阳县武陵镇云梯村委云梯村的一座小桥冲毁。半年来,该村1000多名村民的生产生活一直处在桥梁被毁交通不便的困扰中,面对眼前的春耕春种,村民们一脸愁容。
村民钟寿南告诉记者,被冲毁的小桥长5米,宽1米多,是上个世纪70年代由上级拨款修建的。几十年来,在村里农业生产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去年宾阳县“7·19”洪灾中,洪水围困了该村,这座小桥被淹没,并很快被冲毁。
洪水退去后,由于没有筹措到足够的资金,小桥一直未能修复。去年秋收时,村民到河对面300多亩田地上劳作,只能选一个水浅的地方,涉水往来。今年的春耕春种又要开始了,河水比秋季涨了不少,已经不可能再涉水往来,村民只好在小桥的原址上用8根废旧电线杆,架起一座“电线杆桥”,以应付春耕生产。
3月12日上午,记者到云梯村采访时看到,新架设的“电线杆桥”是用铁线将8根废旧电线杆绑在一起形成的,并排铺设在流经云梯村的一条不宽的小河之上,桥面铺上一层泥土。这些电线杆由于“年纪”太老,好几根已经外露钢筋,这些钢筋也是锈迹斑斑。但不管怎样,“桥”毕竟是架起来了,它一边连着云梯村,另一边则连着几百亩等待耕种的田地。村民要到河对面耕作,它就是惟一的通道。
“我们到对面干活,除了走路挑担外,还要开着‘小铁牛’过去。不是很安全,但也没有办法呀。”对“电线杆桥”,钟寿南表示忧虑。
云梯村委副主任钟凤才则告诉记者,要修复这座小桥,估计花费5万元左右。1000多名村民要自己筹这么多的资金困难很大。村民希望政府扶持一点,村民自筹一点,尽快把桥梁修好。
“这个问题我们正在研究中。”3月14日上午,宾阳县武陵镇镇长李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除了这座桥外,云梯村被洪水冲毁的还有几公里的村路,镇政府正在研究如何筹措资金对这些水毁设施进行修复,修复工作估计3月底4月初开始实施。”
本报记者陆波岸
2005年3月15日《南宁日报》
文章引用自:http://www.nnrb.com.cn/xqxw/200503/15/xqxw01.ht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