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中华风采 |
商标品牌:实施农产品名牌战略必由之路
8月11日,本报《注册葡萄卖得欢》一文报道宾阳农民注重品牌包装拓宽“钱”途一事,引起读者的广泛关注。有关人士认为:“农产品注册商标不仅是国家保护农民劳动成果的法律手段,也是实施农产品名牌战略,带动一方农业经济发展的必然途径。”
商标:特色农产品腾飞的羽翼
商标对很多人特别是农民朋友来说,也许是一个很空泛很抽象的概念。但它对农产品的实际意义和作用我们无法否认:它可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占有率,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
因祸得福的“丁当鸡”就是其中一个鲜活的例子。
2003年,隆安县丁当镇作为中国首例对外公开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疫区备受世人关注。疫情过后,丁当镇禽类系列产品发展遭遇销售“瓶颈”。如何让这个产业重获新生?隆安县巧用丁当镇因禽流感疫情而带来的知名度,注册了“丁当鸡”商标,并在丁当镇及周边地区培育、扶持专业养殖户,带动群众发展家禽养殖。
目前,“丁当鸡”不仅销往南宁、桂林、柳州等地,连广州、湛江、茂名等地客商也慕名前来收购。以前,最远只能卖到南宁市区的丁当鸡,只因“丁当”的商标品牌,就因祸得福,得到了外省市场的认可。“丁当鸡”正以一个地方名优特色产品品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加快产业化进程。
马山黑山羊产业走上发展壮大之路,也是依靠商标品牌的引领。据介绍,为打响黑山羊这一特色品牌,马山县先后申请注册了“马山黑山羊”商标,争取“马山黑山羊”被列为国家级知名品牌来评价、保护。2003年6月,马山县正式获得中国特产之乡推荐评定委员会授予的“中国黑山羊之乡——马山县”称号。2004年,正式获得国家质检总局授予的“马山县黑山羊原产地”商标,马山黑山羊产业经营从而走上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黑山羊产品在我国港澳及东南亚等国和地区,供不应求。据介绍,马山县黑山羊产业化发展目标是,到2008年,全县每年可向社会提供种羊8.2万只,提供商品羊16万只,全县年增加税收1500万元以上。
品牌意识越来越强的宾阳县农民,也通过注册商标的形式,让众多昔日名不见经传的“土货”喜换新颜。目前,该县的“荷塘月”和“碧连天”莲藕不仅站稳了区内市场,还打入了广东、香港及东南亚等海外市场。最近,“汇农”萝卜、“荷塘月”和“碧连天”莲藕通过湛江运销香港,卖出了比内地价格高60%的好价钱。
商标:实施农产品名牌战略必由之路
“没有品牌,特色农产品就没有市场竞争力;没有品牌,特色农产品就不能卖出好价钱。”宾阳县工商局负责商标注册副局长覃勤兴认为,商标是农产品的一个无形资产,对提升农产品品牌效益和附加值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该局商广股副股长覃光豪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注册商标是农产品取得法律保护地位的惟一途径,没有法律地位的农产品终究要被他人侵蚀、淘汰。
有关人士更深层次地指出,现代农业产业化,是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支柱产业为基础,实现生产专业化,管理科学化,产品规模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发展良性化的农业运行体系。这一体系不能没有农产品品牌的参与,而品牌就是以商标为标志。农产品注册商标不仅是国家保护农民智力劳动成果的法律手段,也是实施农产品名牌战略,带动一方农业经济发展的必然途径。
当然,给农产品注册商标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覃光豪告诉记者,由于农民受传统观念、商品意识、科学知识水平、外部竞争环境、信息等因素限制,农民朋友们有的根本就不知道商标是怎么回事,对农产品注册商标很不利。另外,农业生产规模小,农业科技含量不高,不能进行真正的产业化经营,加上农民资金短缺等问题,也阻碍着农村特色农产品商标注册的发展。
有关人士分析认为,创农业品牌与创工业品牌一样,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协调、组织和领导。尤其是发挥好政府各部门的职能作用,为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营造宽松环境。
可喜的是,南宁市各县区在大力发展当地农业经济的同时,也积极培育本地特色农产品品牌,并极力通过注册商标,争取让自己的特色农产品以更高的含金量打入消费市场,真正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宾阳县在发动企业注册商标工作中,改变了工作方法,把过去只注重工业产品商标注册,转移到农产品商标注册上。根据农业大县的特点,把申请商标注册的重点放在农产品及其相关产业上,重点对象是市场前景好但尚未注册商标的农产品。该县工商局商标管理人员经常到农村去,向农民宣传商标知识,把发动商标注册工作做到农家,做到田头,引导农民开展品牌养殖,打造宾阳农业品牌。经努力,全县农民目前已注册商标27件,并初步形成了食品、大米、蔬菜等六大品牌系列,有力地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本报记者陆波岸
南宁日报 > 2005年08月12日>县区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