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文化观察 |
南宁街头“花文化”
新华网广西频道2002年11月29日电(陆汉魁 陆波岸)花海迎宾歌传情。近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天天繁花锦簇。用来装点市容的数十万盆鲜花,盆盆艳丽,朵朵含情,引得无数市民游客争先拍照,都想把最美丽的景色定格在自己最具风彩的靓照上。
然而,经过一番细细品味,人们发现,用来装点南宁街头的每一个主题花坛都在显示壮乡民族文化特色,在向人们诠释独具魅力的花文化。
在南宁火车站前面,一个主题为“骆越情韵”的花坛也独具特色。在花坛中央设置三个并联的金色铜鼓,在大铜鼓中央一个2.5米X2.5米、挂4米高的巨型民歌艺术节会标,其下以8个绣球衬托,寓意在金秋的十一月,八桂大地铜鼓声声,优美的民歌唱起来,歌声引出美丽的百灵鸟振翅高歌,把民歌节的喜讯带向四面八方。花坛用红色穗冠、菊花摆出铜鼓图案,代表八桂大地和八桂人民对民歌的热爱和对民歌节的期望。
南宁市民族大道两边处处鲜花、处处情韵。新民立交桥附近的绿地上,两个主题为“跳跃的旋律”的花坛,利用五线谱、音符进行搭配组景,艺术地深化民歌艺术节的主题,使人们在热闹的氛围中敞开思绪、放飞想象,尽情享受来自人类灵魂深处最美妙的民歌。
“山歌连四海”的花坛,利用三个三角锥形的竹架构成壮乡秀丽山水的意境,两个铜鼓置于山间,以五彩的飘带互为联系,反映了壮乡儿女以歌传情,以歌会友的纯朴风情及中国民歌的源远流长。
南宁市新民立交桥上两个“民歌绽新花”花坛,利用弧形屏风进行组合造景,形成一朵绽放的鲜花,百灵鸟立于其中,寓意新世纪民歌节焕发新的活力,优秀的古老民歌绽放新的光彩。
此外,民族大道两边“美丽的壮锦”花坛,以芬芳的鲜花,美丽的壮族图饰,勾画出一幅欢庆祥和、热闹非凡、万民同乐的喜悦景象,显现了民族团结、振兴,祖国繁荣昌盛。“壮乡歌如潮”花坛,则以纤细的构架,线条简洁、明快;阵列式的绣球、灯笼井然有序;层次丰富的艺术造型,别具匠心。整个景点的布设主要渲染金秋时节,壮乡人海歌潮涌动的热烈氛围。
花的世界,花的海洋;歌的世界,歌的海洋。这些都是广西民族文化的伟大结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