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发现陈义文:一把刻刀80年

(2011-07-02 14:59:52)
标签:

陈义文木板年画

冯骥才

襄阳

老河口

分类: >>市井·草根素描

  他曾是豫南鄂北木版年画的顶级师傅,他曾在穷困潦倒时给人雕刻墓碑。他在隐逸30年后被偶然发现,又在发现30后重新迎来传承,耄耋坎坷书写传奇……如今,他定居在湖北省老河口市城北的拦马河社区,门前的巷子因为他而更名为:陈义文巷。

发现陈义文:一把刻刀80年

  我国木版年画历史悠久,于近代逐渐衍生“北有杨柳青南有桃花坞”两大地理流派。到上世纪末年,桃花坞年画失传,南派之说濒于绝境。在2002年启动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中,老河口陈义文木版年画经地方文化工作者抢救性发掘,受到各级文化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南派木版年画由此焕发新生。

发现陈义文:一把刻刀80年



  2007年,老河口木版年画进入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2010年8月,84岁的陈义文亮相上海世博会湖北活动周,现场表演木版年画刻印流程,成为海内外高度关注的“襄阳符号”。目前,陈义文孙子陈洪斌已正式接续传承,使南派木版年画艺术重新走上复兴光大之路。

发现陈义文:一把刻刀80年

  陈义文隐逸30年后被偶然发现,在发现30后重新迎来传承,耄耋坎坷书写传奇。2010年04月15日召开的中国木版年画拯救工程表彰大会上,冯骥才先生将第一个奖项——贡献奖授予边广兰,陈义文获得特殊贡献奖。同时出版的《中国木板年画集成》,正式收录老河口木板年画。

  发现陈义文细节A
  1986年春节将至,工艺美术厂连130元的工资都开不出来,陈义文心急如焚。老伴有病、五六口人要吃饭,怎么办?

  陈义文带上刚满10岁的孙女,在雪花纷飞的胜利街摆起了写字地摊。新拓的模板年画无人问津,倒有求写对联的。“我想了个办法,给别人写对联两抵。比如给饭店写,早饭前就不用出了。”陈义文记得给一家理发店手写的对联:不叫白发催人老,更喜春风满面生。

  而老人头发却一天白似一天,生活仍在继续。听说百花山公墓找人刻碑,陈义文不顾花甲之年前去“找活”。即便他在60岁后完全复制了父亲的晚年,他却没有半句抱怨。

  发现陈义文细节B
  1983年春天,时任襄阳地区书画院专职画家的边广兰去峨眉山写生。听说有个大学女生做了尼姑,就前去拜访。在寺院见到“和合二仙”版画。线条流畅、刀法纯熟,如此绝美的画为何印在普通纸上?所有疑问,只有“来自鄂西北”的唯一线索。此后三年,边广兰都在寻觅,最后在老河口公墓见到陈义文。

  “烈日底下,他光着膀子带着草帽,脖子上搭条黑乎乎的毛巾。我过去打招呼,他站起身来满是疲惫。我问他会不会刻版,他脸上忽然掠过异乎寻常的光亮。”边广兰焦急追问:和合二仙是您刻的?老人愣了一秒,接着站在灼烈的太阳底下失声痛哭,“这么多年了,还能有人记起我!”

  报纸电子版链接:http://ctdsbxy.cnhubei.com/HTML/ctdsbxy/20110630/ctdsbxy1424870.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