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襄樊谈客
襄樊谈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121
  • 关注人气:38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亲情:悲喜春运的悖论症结

(2009-01-13 17:38:09)
标签:

铁路春运

襄樊

新闻摄影

襄樊火车站

分类: >>市井·草根素描

亲情:悲喜春运的悖论症结  1月7日凌晨,一名男子在杭州火车站售票大厅通宵买票时猝死。这一事件再次引发公众对铁路春运的关注,网络上随即出现的讨伐触目惊心:买票猝死是对“铁老大”的血泪控诉。
  春节日益临近,对铁路春运的咒骂似乎成为主流的民间语调。
  事实上,铁道部在春运筹划时几乎调动了所有能够调动的运力,所谓全力以赴。面对汹涌而来的春运人潮,依靠铁路完成即时疏散的期待是不科学、甚至不近情理的。
  先说春运,再看看铁路春运。
  春运,被誉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具有周期性的人群大迁徙。在40天左右的时间里,会有20多亿人次的人口流动,占世界人口的1/3。以下是历年春运全国运输旅客的统计数据,感受一下“周期迁徙”的宏大规模(单位为人次):
亲情:悲喜春运的悖论症结  2001年:16.6亿
  
2002年:17.4亿
  
2003年:突破18亿
  
2004年:接近19亿
  
2005年:突破19亿
  
2006年:突破20亿
  
2007年:突破21亿
  
2008年:突破22亿
  
2009年:预计23亿…
  如此之巨,期待铁路部门一家之力,有失公允。
  春节团圆是国人根深蒂固的亲情事件,短时内数亿人口的巨量移动,形成儒家文化圈独特的交通奇观。在中国大陆,承载巨量迁徙的水陆空工具、尤其是铁路,承载了空前的负荷。
  每年春运高峰时段,铁路都会出现“一票难求”的艰难局面,报纸上、网络里骂声四起,铁路几乎成了众矢之的。同为春运,为何航空、公路与水运没有遭遇过多负面舆论的压力,铁路显然承担亲情:悲喜春运的悖论症结了绝大部分分流任务、反倒遭人诘难呢?
  深究迁徙人群就不难发现,取道航空的少部分“高端人群”通过支付相对高昂的代价,在相对舒适的空间里压缩了行程。相对航空与公路客运,铁路因其廉价高速成为最广大人群的首选。让我们设想一下,如果这些“最广大人群”选择空乘服务的话,中国民航一定会成为春运的“第一罪人”。
  而现在,人们把“仇恨的”鹅卵石投向铁路,显失公平。
  交通和铁路部门此前表态,组织最大运能满足春运所需。人们甚至希望,铁路部门加快运能建设,解决春运出行难的困扰。实际上,以最大峰值设计铁路运能,会出现巨大的建设性浪费。
  在传统计划经济的框架之内,改善供求矛盾有很多可行的方法,比如增加供给,削减需求,或者提高价格抑制需求。拿铁路春亲情:悲喜春运的悖论症结运“一票难求”的硬性矛盾来说,短时期内增加运能是不现实的;况且,超前建设下更长时段的淡季运行成本谁来弥补?而且通过涨价削减人流的办法难以凑效不说,还会惹来更多的卵石。
  显然,理性消费最值得推崇——也就是说,人们应该理智选择团聚的时间,错峰出行,避免一票难求给自己带来的困扰。
  回家,团圆……春节的情绪符号是那样诱人。拥挤,等待……回家的路途是这样煎熬。(以上图片转自中新网和新华网)
  至此,无需赘言。改善春运紧张局面,调和出行应该成为今后各方共同努力的方向
。■

 

 

 

 

  回家的路情人节车站[朋友发来长假出行的照片,这让我忽然记起一些遗憾,冬天竟没伸手感受雪的温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