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奥运火炬圣火传递襄樊襄阳武汉宜昌荆州诸葛亮隐居地杂谈 |
分类: >>蜗居·微观襄樊 |
今天去往武汉方向的火车趟趟满员,除了每逢双休固有的双城家属往返原因外,大部“编外”乘客都是前往观看奥运圣火传递的襄樊市民。圣火求而不至,让向以“湖北第二大城市”自居的襄樊无比失落与沮丧。而他的兄弟城市——那些被襄樊愤青鄙视的“小弟弟”宜昌和荆州,此次将亲身感受圣火过境的激情。
说起来,将参与黄山传递的老友阿胡就谦虚得多,他认为圣火在安徽省内能过境黄山,让民众普遍感到意外与惊喜,因为他们没有认为圣火必经黄山。这跟襄樊的期待形成强烈反差:在传递路线公开之前,襄樊群情振奋,并且精心设计传递路线。现在看来,正是这种自以为是的“自大情结”让襄江两岸体验到失之交臂的失落与沮丧,甚至,有些人开始表达愤慨。
民间自大,争得一败涂地
襄樊素来自以为大,自我中心意识颇为强烈。在省内几乎所有的网络论坛里,关于襄樊城市的描述如出一辙,比如城市规模上,襄樊是湖北省第二大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文化内涵上,襄樊是三国文化的源头、诸葛亮隐居躬耕之地;经济地利上,襄樊承东启西……
民间自大情绪的蔓延,令某段时间内的官方媒体感到振奋,舆论呈现强烈诉求的冲动与饥渴,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决策层的意向。合理的政绩冲动,必然回流甚而刺激民间的亢奋。于是,襄樊某大型公立医院在焦柳铁路线旁显著位置发布巨型广告,表示要“……,服务大襄樊”。
大襄樊概念迅速走上官方媒体,成为凝聚市民的心理符号。在省报的官方论坛上,来自“大襄樊”的“责任愤青”据此对宜昌展开讨伐,从地域面积、国民总值等领域引用详尽的统计报告,同时在心理预期上无比优越地认为,襄樊甚至可以在武汉直辖以后成为湖北的首府城市。
争论的升级,甚至引起论坛管理方的关注并屡次出面调停。这种努力看起来是徒劳的,因为后来关于襄樊更名的争议,又让论争者确认:在与宜昌注定无休止的较量中,襄樊肯定会以“襄阳”特有的三国符号——这种厚重的文化力量拔得头筹。而这次兴奋事件的源头,仅仅是政府文件中不足五十字的远期部署。事实上,这次亢奋,稍稍削弱了襄樊与宜昌在网络上的对立。因为更多的襄樊市民在内部论坛上,就是否更名或以何为名展开了激烈较量。
争论没有终结,襄樊最终没有盼到圣火。宜昌终究是宜昌,他们正在准备过境传递的细节。
官方突围,务实求得发展
很多人浅显认为,在与宜昌的“不恰当对比中”襄樊落败。这或许是耻辱。但是有时候我们应感谢对手,让失败者知耻后勇。记得襄樊与宜昌网上对垒不可开交的时候,后来居上的宜昌网民轻声诘问:襄樊出租车起步价为什么不到宜昌的一半,甚至远都不如荆门?这个问题,后来被曲解为“襄樊是权威机构评价的最适合居住的城市……”想想,好多人一定都在脸红。
再次回到焦柳铁路旁那个“大襄樊”的标牌。质疑者认为,襄樊其实不大,或者大而不精。同时,发展中的襄樊需要更多务实的理性。质疑者在论据里说,国内城市除了武汉和上海,谁敢枉自称大?
在地方网络关注之下,主办方主动修改,大襄樊变成了新襄樊。一字之差,两种心态,而我们显然需要谦虚与务实。
襄樊奥运之年喜事连连,更多大气魄、大手笔项目争相落户,市民振奋不已,网络愤青们也能不断得到继续争论自傲的依据。归根结底,襄江两岸都切实感受襄樊在新任班子务实领导下的坚实步伐。而目前公开的信息让襄樊底气十足:他的新任班底拥有无可争辩的政界经历,这些与湖北千丝万缕的交集将为襄樊发展带来先机。
最后让我们回到圣火传递路线的话题。实际上,前述涉及的网络论证现在看来仅仅是网上“责任群体”毫无实质意义的虚拟较量。这种劳烦的口角,或许能迸发思想的火花。而整座城市的发展,遵循既定决策前行的步履,不可改变。
襄樊有自己的目标,抵达之前需要随时克服浮躁与急躁。
无论官方还是民间,我们都该做好自己的事情或者快乐分享全城拼搏得来的富足;而非像愤青那样,四处炫耀或者酒足饭饱之后到处寻找假想中的对手。■
相关链接:襄樊的仲夏夜之梦 [就连共和国总理也连声感叹:我读书很多,知道百姓只不过要求平常的生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