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四川地震救援襄樊医疗救护队绵竹 |
分类: >>蜗居·微观襄樊 |
今天凌晨七时左右,湖北襄樊星夜集结的医疗救护队踏上征程,受命驰援四川地震灾区。两名同事深夜接到指令后立即赶到集结地点,他们一个新婚不久,一个正在辅导孩子高考冲刺。
行前,党委书记紧紧握住他们的手。送行,是一遍遍殷切的祝福。
同事随队开拔,心里忽然紧张起来,似乎灾区就近在眼前,还能听到一声声微弱的呼喊——这里,向正在灾区一线紧张工作的“生命拯救者”致敬,祝福他们安全归来!
在本地论坛的讨论:
怎样表达对国难的关注?
汶川地震当属国难,国家救援正在积极高效运作之中。连日来,襄樊市民正密切关注救灾进展,并以实际行动表达对灾区同胞的关爱。不过,关注行动中有些现象值得商榷。
1、关于灾难图片:灾害发生后,外界大都通过图片快速传递灾情信息,这些触目惊心的图片让人们感受到灾区同胞遭受的巨大苦难。但是,死难者的尊严应该受到尊重。因此有必要呼吁,请勿随意转载或发布死难者或死难现场照片。大家可以感受到,国内外通讯社播发的震情图片,都在自觉遵循这一惯例。
2、关于款物捐助。按照通行的做法和国内慈善捐助管理办法,各界爱心的汇聚应当指向相关部门指定的渠道。连日来,襄樊各界爱心捐助行动呈现出的散乱局面,许多网络组织走上街头接受募捐。虽在情理上可以理解,但缺乏公信的不规范行为会干扰市民对捐助的认同,更不利于地域爱心的整合。
3、关于献血。市民从新闻中了解灾区救援行动对血源的需要,通过自发集体献血表达对灾区人民的援助。不过,市民应关注并听从襄樊血源管理部门的一再告知与提醒,认识血液调配常识。集中献血应主动与血源采集部门联络,切勿因为盲目的集中行动干扰襄樊本地正常的血源采集。■
[图片均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