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姐姐,这快车开往隆冬的上海

(2007-10-12 21:14:38)
标签:

寻找父亲

姐姐

上海

襄樊草根故事

分类: >>市井·草根素描

  站台上拥挤不堪,去往上海的K254就要启动。看着车厢里的姐姐,忽然想起远在另一个世界的爸爸、想起姐姐二十年来幸福的爱情以及艰辛的工厂岁月。
  她们美丽的爱情以及困窘的时代际遇
  
姐姐高中那会儿,正值当代中国政治变革的前沿,学校远离城区,据说这样可以让那代荒废前途的年轻人接受劳动的熏陶,姐姐、还有她热情洋溢的同学,只在每个周末才能回家。每逢雨季家里就分外牵挂,如果汉江涨水冲毁桥梁的话,姐姐就会在学校多待上十天半月。
  高中毕业,姐姐走进工厂,走进那个既给她希望、又无端耗尽她最美青春的地方。其间全厂统考稳拿第一,她还在北京接受两个多月的培训。可是若干年后——她的孩子也走进高中的时候,她拿着技能认定远走他乡。她的工厂被圈定为改革试点,然后迅速走向衰亡。那广阔的场地,旋即变成开发商人的精品楼盘。
  姐姐,以及她周围优秀的人群,在新世纪初年大都拖家带口,但是他们必须生存,只有异乡才给他们重生的希望。他们的后半生,完全割裂于他们先前绚烂的爱情。
  
跟同时代所有善良的人们一样,爸爸有过太多苦涩的经历,他对儿女的爱远甚过自己,对儿女在婚姻生活的自主选择显得格外苛刻,他希望儿女的幸福能远胜过自己,以弥补他们那个时代的缺憾。姐姐进厂不久,就被爸爸打听到男友竟会舞刀弄棒并在圈子里小有名气,爸爸心里额外的担心油然而生,他是过来人,希望女儿能遵从传统,接纳相同的观点和标准,两代矛盾由此而生并迅速升级。
  姐姐在家时间越来越少,爸爸却因为常常出车难得回家而倍感煎熬。终于,爸爸在一次傍晚的争吵中不顾妻子反对呵斥女儿,警告如果再跟男友继续就不认她了,这是我见到爸爸第一次发这大的火气。
    从那以后,姐姐再没回家,一直到出嫁。她性格上的倔强完全是来自爸爸的遗传。姑娘出嫁不从娘家出门,这在一般人眼里是很费解的事情。我能想象姐姐当时的心情,她怀着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尽最大努力掩饰无人陪嫁的冷落与孤独。得知婚讯的母亲在分离中黯然神伤,她只能望着墙上日历无奈啜泣。
    姐姐的婚事让爸爸在愤怒中无声咀嚼着离开心爱女儿的痛苦——他对女儿的期望是那样强烈,而女儿的叛逆让他沮丧至极。从那以后,爸爸脾气变得很坏,他用加倍工作的劳累加重对自己的惩罚,借此冲淡对家事的牵挂。爸爸与自己的僵持一直持续到外孙出世,他终究屈服于现实,接受了女儿试探性的看望,此后便一门心思把所有宠爱都寄托在可爱的外孙身上。不管自己出车回来有多累,总要亲手抱抱哄哄外孙,逗着开心地玩耍,他甚至专门从外地买回一窝鹌鹑放在院里,坐在竹椅上看外孙追赶这些机灵的小东西满院子疯跑。
    爸爸从不对外人提及对女儿婚事的看法,却在对外孙无比的疼爱上表达深深的歉意。十年以后,他在姐姐家招待一个姓翟的同事时说出隐藏在心底的那句话。他说他始终没有勇气从女儿家门口经过,因为他欠女儿太多太多。姐姐和姐夫当时在场,他们知道爸爸的心思,这句话是对他们幸福婚姻的认可与肯定。现在想来,爸爸为这句话承受了多久的煎熬,最终用款待同事的借口说出积郁的压抑!
  爸爸原本是个十分宽容的人,他心地善良而内敛,脸上从来挂着浅淡的微笑,在大杂院里被师傅长师傅短地称呼。后来,儿女长大,需要他考虑的事情和面对的问题越来越多。琐碎的生活开始让爸爸感到无奈和羸弱,病痛与现实追赶着他一步步走向孤独。
  从我记事就感觉爸爸很忙,后来听说他甚至在女儿出生时都没赶回医院,那时他正在外地出车,从此落下了妻子一辈子挂在嘴边的埋怨。爸爸病逝的时候,姐姐正在外地上班,没来得及看到爸爸最后一眼。父女俩人在命运关头上一再的错过,就像命运撒下的无法自圆的谎言。
  姐姐,我要回家
  火车启动了,窗口那个不断站立晃动的张扬女子挡住了车窗视线,姐姐在空调车厢里听不见我跟她告别的呼喊。
  这是K254次无数次往返的寻常一瞬,可在我眼里,姐姐坐上的列车正开往隆冬的上海,那里有孤独、有思念,更有回归憧憬的些许温暖。
  站台上只剩下我了,春节的团圆隐约在不远处等待。农历春节,这里又能看见姐姐倔强的身影了。我挤过携家带口的人群里看见姐姐,远远叫上一声,然后像二十多年前那样——拉着姐姐的手,回家……■

 

 


  阅读延伸1992:他们不吻而别的青春年代  尖锐的民生[湖北日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