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篇--党家村

标签:
陕西韩城党家村明清古村落家风家训 |
分类: 绿色激情 |
最近去了不少村落,感觉都相当不错,比如山西的张壁古堡、山东淄博的周村、还有韩城的党家村,这里依山傍水,东有黄河之水,西有梁山之靠,地势得天独厚。 

这是一块精致华美的节孝碑就建在路旁,有两丈多高,除了碑底是青石之外,其余部分都是由仿木砖雕建成,和我们徽州的节孝牌坊类似。


雕刻的琳琅满目,是党家村的砖雕艺术之最,堪称砖雕中的精品。


斗拱下面是横额"巾帼芳型",额框由游龙、麒麟、香炉等图案的透雕组成。

村里党氏祖祠是党家村宗族的活动中心,祠堂的门前的正前方挂着一块“钦点翰林”的牌匾,是光绪皇帝授予党蒙的,不仅是对党蒙个人的嘉奖,也是对党氏家族的肯定。

祠堂门前立着两根带斗的圆柱叫做旗杆斗子,是有功名人家的一种荣耀和标志,外围的图案像中国的钱币外圆内方,意思是做人做事对内要严于律己,对外要圆通宽容;斗子是方的,是教育子女要方方正正做人。



主人家的客厅

蝙蝠和寿字,福寿双全的意思,这砖雕也很精彩

这个四合院里是一个花馍展

各种小动物的模样

北方人做面食真是心灵手巧




党家村人看重教育,他们在建造房子的时候把家训同时融入到了建筑之中,形成了这些刻在“青砖上的家训”。



贾祖祠是贾姓的总祠堂,这里还开办过学堂。


家训形成于明清时代,这个院落里都是家训的拓印:行事要谨慎,谦恭节俭择交友。

居家有道惟能忍;处世无奇但率真


居家有道惟能忍的石头家训

砖雕“福”字据说是慈禧太后赐给党蒙的。左侧是“慈禧赐福”的木匾。


木雕和砖雕都是明清时期的特色


锦上添花

这里是党家分银院,是党姓人分钱的地方,从院子的门楼和内部建设就能看出当时的繁荣景象。党家村从清朝中期开始生意兴隆,经济实行全民参股制。

上面还有防盗的丝网,上面都是小叮当。

看家楼高14米,四面开窗。曾经每天都有村民轮流值班放哨,因为有看家护院的功能所以叫看家楼

耕读第,在古代耕田和读书是百姓们最朴实的追求。

行事要谨慎,谦恭节俭择交友。

存心要公平,孝第忠厚择邻居。


走廊院是因为清朝时期主人常年在外经商,借鉴外地建筑风格修建了一座带有南方风格走廊的院子。下雨时沿着走廊走,雨不会湿脚,晴天也能遮阳。

民居瑰宝

户对上的香炉雕琢依旧清晰


一颗印小院是村里面积最小的一个院落

巷子很多,都还是古朴的长条石和鹅暖石铺就


党家村建筑群始建于元朝至顺二年,主要包括下村上寨,有123座四合院、11座祠堂、25个哨楼以及庙宇、戏台、文星阁、看家楼、泌阳堡、节孝碑等古建。

从高处进入村子,所以第一眼就是从高处俯视整个村落,一座座保存完好的古建筑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村中。



村名的由来是公元1331年一个名叫党恕轩的人,只身从关中来到韩城东阳湾,苦心经营终于站稳了脚跟。后来他的孙子不负厚望考中了举人,从此党家人丁兴旺、家道昌盛,此地遂被命名为党家村。再后来党贾两家联姻,成为地方巨商富族,因而明清两代有较大规模兴建

惜字炉,见过一些,知道“字纸有灵,不可轻慢。”所以凡是写过字的废纸,必郑重焚于此炉,这是对文字的尊重。


从高处进入村子,所以第一眼就是从高处俯视整个村落,一座座保存完好的古建筑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村中。



村名的由来是公元1331年一个名叫党恕轩的人,只身从关中来到韩城东阳湾,苦心经营终于站稳了脚跟。后来他的孙子不负厚望考中了举人,从此党家人丁兴旺、家道昌盛,此地遂被命名为党家村。再后来党贾两家联姻,成为地方巨商富族,因而明清两代有较大规模兴建

惜字炉,见过一些,知道“字纸有灵,不可轻慢。”所以凡是写过字的废纸,必郑重焚于此炉,这是对文字的尊重。


这是一块精致华美的节孝碑就建在路旁,有两丈多高,除了碑底是青石之外,其余部分都是由仿木砖雕建成,和我们徽州的节孝牌坊类似。


雕刻的琳琅满目,是党家村的砖雕艺术之最,堪称砖雕中的精品。


斗拱下面是横额"巾帼芳型",额框由游龙、麒麟、香炉等图案的透雕组成。

村里党氏祖祠是党家村宗族的活动中心,祠堂的门前的正前方挂着一块“钦点翰林”的牌匾,是光绪皇帝授予党蒙的,不仅是对党蒙个人的嘉奖,也是对党氏家族的肯定。

祠堂门前立着两根带斗的圆柱叫做旗杆斗子,是有功名人家的一种荣耀和标志,外围的图案像中国的钱币外圆内方,意思是做人做事对内要严于律己,对外要圆通宽容;斗子是方的,是教育子女要方方正正做人。



主人家的客厅

蝙蝠和寿字,福寿双全的意思,这砖雕也很精彩

这个四合院里是一个花馍展

各种小动物的模样

北方人做面食真是心灵手巧




党家村人看重教育,他们在建造房子的时候把家训同时融入到了建筑之中,形成了这些刻在“青砖上的家训”。



贾祖祠是贾姓的总祠堂,这里还开办过学堂。


家训形成于明清时代,这个院落里都是家训的拓印:行事要谨慎,谦恭节俭择交友。

居家有道惟能忍;处世无奇但率真


居家有道惟能忍的石头家训

砖雕“福”字据说是慈禧太后赐给党蒙的。左侧是“慈禧赐福”的木匾。


木雕和砖雕都是明清时期的特色


锦上添花

这里是党家分银院,是党姓人分钱的地方,从院子的门楼和内部建设就能看出当时的繁荣景象。党家村从清朝中期开始生意兴隆,经济实行全民参股制。

上面还有防盗的丝网,上面都是小叮当。

看家楼高14米,四面开窗。曾经每天都有村民轮流值班放哨,因为有看家护院的功能所以叫看家楼

耕读第,在古代耕田和读书是百姓们最朴实的追求。

行事要谨慎,谦恭节俭择交友。

存心要公平,孝第忠厚择邻居。


走廊院是因为清朝时期主人常年在外经商,借鉴外地建筑风格修建了一座带有南方风格走廊的院子。下雨时沿着走廊走,雨不会湿脚,晴天也能遮阳。

民居瑰宝

户对上的香炉雕琢依旧清晰


一颗印小院是村里面积最小的一个院落

巷子很多,都还是古朴的长条石和鹅暖石铺就

前一篇:陕西篇--韩城普照寺
后一篇:陕西篇--韩城毓秀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