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深度之旅之--张掖市博物馆

标签:
张掖河西走廊重镇博物馆画像砖 |
分类: 博物馆记 |
张掖取“断匈奴一臂,张中国之掖”之意,在四千年漫长的历史中,东西文化在此交流,古“丝绸之路”南北两线和“居延古道”在此交汇,要了解这座河西走廊的重镇,那就先从博物馆开始吧。

通史陈列区按时间顺序分为弱水溯源(史前至先秦)、张国臂掖(两汉)、北凉风云(魏晋十六国)、万国咸宾(隋唐)、民族交融(五代至元)、府城遗韵(明清)六个展区。

这几尊战国时期的麋鹿青铜器惟妙惟肖,可爱精美。河西走廊一直是游牧民族的区域,这一定是他们最喜欢的动物之一。



错金的青铜鸟,感觉像是权杖上的。

东汉永元十四年记事砖,在黑水国北城采集到的,类似隶书和草书的文字,看着这穿越千年而来文字,无比的好奇。


另一面雕满了青龙白虎等各种瑞兽,额坊处还有四朵斗拱。


东汉四灵神兽画像砖,画像砖从东汉晚期开始流行,兼具实用和装饰的功能,此类转在其他地区都是一砖一兽,而它是一砖四兽,中间还有柿蒂纹,比较罕见。汉代推行五行之说:“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灵,以正四方”。这是汉代事死如事生的厚葬风气下,施于墓葬装饰下的具体表现。

这个仓楼的楼梯比较简单


武梁祠的石刻确实非常有名,很多的人物画像都出自它,金日磾是休屠王的儿子,和霍光一起在汉武帝时期的辅政大臣。

秺侯是金日磾的封号,秺侯堡在张掖,可能是被俘的休屠部屯居之地,也可能是金日磾的后人崇祖而建。

青铜立马也是汉代文物,整个马匹背圆臀肥,俨然是在肥沃草原里养育出来的马匹。


魏晋画像砖独具特色,在甘肃博物馆就看到很多,包括著名的驿使图等都是一砖一画,均为高台骆驼城出土,这副是彩绘羽人图壁画砖,很有漫画的喜感。

彩绘三人图壁画砖

彩绘庖厨画像砖

彩绘束帛盘供画像砖


狩猎纹画像砖

下面是熊,这是熊首力士画像砖

这副砖雕真是夸张


色彩鲜艳的卷云纹画像砖


绳纹


魏晋时期的莲花铜吊灯,表面泛绿锈,灯碗如莲花苞,纹理清晰,铆接有六个薄片莲瓣,很有创意的灯,像不像房顶上的一个小吊扇。


张掖博物馆内有一个金塔寺石窟的复原厅,只拍了榜题,后续我们要实地探访。

绘制于北宋年间的《西土五印之图》

重现隋炀帝在焉支山举行“万国茂美图”

唐代的胡腾舞铜人像,非常生动,也是盛唐时期中国开放包容与中亚频繁交流的产物,很喜欢这个文物,不知道是否是张掖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唐代的《妙法莲华经授品记》写经

各种琥珀宝石吧

曾经悬挂在镇远楼上的巨大唐代大钟,用铜为主的合金铸成,重约600公斤。 钟身饰满图案,分铸三层九图,图像间的格以十字纹将图像隔开。上层三图为飞天,手持花束,轻盈飘逸,飞舞翱翔,中层三图二格为雀,一格为玄武。


从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的多条丝绸之路,这图在甘肃博物馆也有。

唐代的胡商牵驼模印砖,能清晰的看到胡人带着尖尖的帽子,骆驼是个双峰驼。

牵马图

骑马图


粟特人,史书上称为“昭武九姓”

回鹘族壁画

铁拒马,好像是战争中拦截战马的一种武器。


西夏乾祐七年,1176年根据西夏仁宗皇帝敕令《黑河建桥敕碑》,是博物馆的一级文物,被列入《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是一面汉藏合壁碑,一面是汉文,一面是藏文。西夏国王的敕令为什么不用西夏文呢?原来是因为当时张掖地区居住着比较多的吐蕃人,藏传佛教(即喇嘛教)在西夏后期具有崇高地位。


终于看到西夏文字了,这是西夏文“首领”铜印,博物馆对面的大佛寺曾是西夏的国寺,张掖也曾是西夏的领土,西夏文字看上去真繁复。

宋代的人物鹿鹤纹铜镜,小小的镜面上布局精巧,雕满了动物、植物和人物,这是说的哪个神话故事呢



听过元代历史,对脱脱有点印象,中国的历史真的是厚重,无数的知识需要一点一滴的沉淀和积累。

明双龙耳套环铜壶 ,器型不小,整体用黄铜皮锻造,颈部有一对螭龙耳,耳内套环,表面还有文字。


明代白釉童子瓷枕


清代景泰蓝瓶,瓶口内镀金黄铬,瓶身是各色牡丹、桅子花艳丽繁茂,很有些乾隆的审美。

明代的铁佛

蝶形玉佩

龟鹤千寿铜烟瓶,清代的工艺自然没话说,下为神龟,上为仙鹤,衔着一枝寿桃,桃枝一端作烟嘴,背负灵丹药葫芦,葫芦身部上侧穿凿一圆孔,为装烟丝所用。

张掖拥有着四郡中最大的钟鼓楼,和西安钟鼓楼很像,建于明正德二年,毁于清顺治年间的战火,后又几经修缮,至今依旧保持着明代建筑的特色,甘州城的所有建筑和城墙都是以它为中心建造的,如今见证了这座城五个世纪兴衰转变的钟鼓楼依然矗立在那里,像一位老者,静静地看着这座城的日新月异。张掖博物馆非常低调,话说我到过张掖三次,才第一次走进这里,然博物馆的展品却是相当精彩,很喜欢。
张掖别称甘州,西汉时设郡,北倚合黎山、龙首山,南靠祁连山,黑河流过境内。弱水河是黑河的古称,曾滋养了张掖的古代先民。这些美丽的名字在很多古装电视剧中都曾引为故事的背景,而实际却曾真实的存在历史的长河中。

通史陈列区按时间顺序分为弱水溯源(史前至先秦)、张国臂掖(两汉)、北凉风云(魏晋十六国)、万国咸宾(隋唐)、民族交融(五代至元)、府城遗韵(明清)六个展区。

这几尊战国时期的麋鹿青铜器惟妙惟肖,可爱精美。河西走廊一直是游牧民族的区域,这一定是他们最喜欢的动物之一。



错金的青铜鸟,感觉像是权杖上的。

东汉永元十四年记事砖,在黑水国北城采集到的,类似隶书和草书的文字,看着这穿越千年而来文字,无比的好奇。



大布黄千,也是新莽时期的货币,悬针篆,这种货币已很少见。

王莽的“一刀平五千”的钱币

元代的八思巴文,大元通宝

晋商商号的银饼

仿东吴大泉当千玉璧



青铜博山炉

东汉的陶仓楼,是从黑水国遗址出土的,一层大门上有兽首衔环,两边有人字状斜坡楼梯,斜坡上还有人扛粮攀行。

元代的八思巴文,大元通宝

晋商商号的银饼

仿东吴大泉当千玉璧



青铜博山炉

东汉的陶仓楼,是从黑水国遗址出土的,一层大门上有兽首衔环,两边有人字状斜坡楼梯,斜坡上还有人扛粮攀行。

另一面雕满了青龙白虎等各种瑞兽,额坊处还有四朵斗拱。


东汉四灵神兽画像砖,画像砖从东汉晚期开始流行,兼具实用和装饰的功能,此类转在其他地区都是一砖一兽,而它是一砖四兽,中间还有柿蒂纹,比较罕见。汉代推行五行之说:“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灵,以正四方”。这是汉代事死如事生的厚葬风气下,施于墓葬装饰下的具体表现。

这个仓楼的楼梯比较简单


武梁祠的石刻确实非常有名,很多的人物画像都出自它,金日磾是休屠王的儿子,和霍光一起在汉武帝时期的辅政大臣。

秺侯是金日磾的封号,秺侯堡在张掖,可能是被俘的休屠部屯居之地,也可能是金日磾的后人崇祖而建。

青铜立马也是汉代文物,整个马匹背圆臀肥,俨然是在肥沃草原里养育出来的马匹。


魏晋画像砖独具特色,在甘肃博物馆就看到很多,包括著名的驿使图等都是一砖一画,均为高台骆驼城出土,这副是彩绘羽人图壁画砖,很有漫画的喜感。

彩绘三人图壁画砖

彩绘庖厨画像砖

彩绘束帛盘供画像砖


狩猎纹画像砖

下面是熊,这是熊首力士画像砖

这副砖雕真是夸张


色彩鲜艳的卷云纹画像砖


绳纹


魏晋时期的莲花铜吊灯,表面泛绿锈,灯碗如莲花苞,纹理清晰,铆接有六个薄片莲瓣,很有创意的灯,像不像房顶上的一个小吊扇。


张掖博物馆内有一个金塔寺石窟的复原厅,只拍了榜题,后续我们要实地探访。

绘制于北宋年间的《西土五印之图》

重现隋炀帝在焉支山举行“万国茂美图”

唐代的胡腾舞铜人像,非常生动,也是盛唐时期中国开放包容与中亚频繁交流的产物,很喜欢这个文物,不知道是否是张掖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唐代的《妙法莲华经授品记》写经

各种琥珀宝石吧

曾经悬挂在镇远楼上的巨大唐代大钟,用铜为主的合金铸成,重约600公斤。 钟身饰满图案,分铸三层九图,图像间的格以十字纹将图像隔开。上层三图为飞天,手持花束,轻盈飘逸,飞舞翱翔,中层三图二格为雀,一格为玄武。


从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的多条丝绸之路,这图在甘肃博物馆也有。

唐代的胡商牵驼模印砖,能清晰的看到胡人带着尖尖的帽子,骆驼是个双峰驼。

牵马图

骑马图


粟特人,史书上称为“昭武九姓”

回鹘族壁画

铁拒马,好像是战争中拦截战马的一种武器。


西夏乾祐七年,1176年根据西夏仁宗皇帝敕令《黑河建桥敕碑》,是博物馆的一级文物,被列入《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是一面汉藏合壁碑,一面是汉文,一面是藏文。西夏国王的敕令为什么不用西夏文呢?原来是因为当时张掖地区居住着比较多的吐蕃人,藏传佛教(即喇嘛教)在西夏后期具有崇高地位。


终于看到西夏文字了,这是西夏文“首领”铜印,博物馆对面的大佛寺曾是西夏的国寺,张掖也曾是西夏的领土,西夏文字看上去真繁复。

宋代的人物鹿鹤纹铜镜,小小的镜面上布局精巧,雕满了动物、植物和人物,这是说的哪个神话故事呢



听过元代历史,对脱脱有点印象,中国的历史真的是厚重,无数的知识需要一点一滴的沉淀和积累。

明双龙耳套环铜壶 ,器型不小,整体用黄铜皮锻造,颈部有一对螭龙耳,耳内套环,表面还有文字。


明代白釉童子瓷枕


清代景泰蓝瓶,瓶口内镀金黄铬,瓶身是各色牡丹、桅子花艳丽繁茂,很有些乾隆的审美。

明代的铁佛

蝶形玉佩

龟鹤千寿铜烟瓶,清代的工艺自然没话说,下为神龟,上为仙鹤,衔着一枝寿桃,桃枝一端作烟嘴,背负灵丹药葫芦,葫芦身部上侧穿凿一圆孔,为装烟丝所用。

张掖拥有着四郡中最大的钟鼓楼,和西安钟鼓楼很像,建于明正德二年,毁于清顺治年间的战火,后又几经修缮,至今依旧保持着明代建筑的特色,甘州城的所有建筑和城墙都是以它为中心建造的,如今见证了这座城五个世纪兴衰转变的钟鼓楼依然矗立在那里,像一位老者,静静地看着这座城的日新月异。张掖博物馆非常低调,话说我到过张掖三次,才第一次走进这里,然博物馆的展品却是相当精彩,很喜欢。

前一篇:甘肃深度之旅之--平山湖大峡谷
后一篇:甘肃深度之旅之--张掖大佛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