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四季--低调的南屏村
标签:
黟县南屏村祠堂博物馆低调三雕 |
分类: 徽州四季 |
黟县的南屏村一直很低调,五一的时候带父母来徽州还担心人多,结果担心完全多余。而就三雕和祠堂文化,南屏真是不逊于那些知名的村落。这座有千年历史、规模宏大的古村落,曾以拍摄过《菊豆》、《卧虎藏龙》而小有名气,但我却认为古村中的36眼水井,72条古巷,300多幢明清古民居,以及被誉为“中国古祠堂建筑博物馆”才更是南屏村的骄傲。


夜幕降临,夏日里在祠堂前的广场上看电影,也是一份难得的体验。

张公艺九世同堂的“百忍图”

九锡宫是一出戏,旧时逢有人家寿典,必演此戏,取吉祥之意。


如今村里也有不少民宿,所以街头巷尾更多了一些精致的文艺范。



路过步步高升巷,是72条巷弄中最长、层次感最强的一条,尽头有23级台阶,一级高过一级,所以村中人叫它“步步高升巷”。

沿着弯曲的小巷,找到了菊豆药铺。

菊豆药铺位于倚南别墅对面,建于清光绪年间,距今约120年左右,因张艺谋拍《菊豆》选中它作为药铺场景,现在村里人多称其为“菊豆药铺”。

正堂积善堂建于清光绪年间,曾是村中富商的私宅庭园。





天花板上的彩绘十分精彩

招财进宝巷


千金门楼四两屋

冰凌阁始建于清朝中期,约有200年的历史,由门楼、正厅、偏厅、回廊组成,其名字取意于“梅花香自苦寒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须得吃得苦中苦,方能成为人上人。

叶氏支祠又称为奎光堂,始建于明弘治年间,距今490余年历史,是南屏叶氏祭祀其四世祖叶文圭公的会堂。大门口悬挂着三块匾额,分别是“钦点翰林”、“钦赐翰林”、“钦取知县”。

思孝堂是供奉祖宗排位的地方,下面有砖刻的“令尹第”,令尹在春秋时位宰相,这里的意思是说供奉的牌位都是有官阶的。

两侧大门口石鼓下方的雕刻

叶氏宗祠称为“叙秩堂”,始建于明成化年间,距今有530多年历史了,不过光从门面看还是支祠比宗祠门面更大。

看到五彩的染布就知道这里是《菊豆》的拍摄地,据说80%的镜头都是在这里拍摄的。

进入一栋老宅名为“雕花厅”,因为这房子里有着大量精美的木雕,花鸟虫鱼,戏文人物,无不雕琢细腻,内涵丰富。


这是清晚期光绪年间的建筑,距今已有一百二十多年历史,当时是慈禧太后当政,所以是凤在上,麒麟在下。旁边还有窗神,荷何二仙,最上面是倒挂的蝙蝠穿着两串铜钱,寓意是铜钱有眼,福到眼前。

这幅描绘的一首诗: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显示出主人的文化。


这是清晚期光绪年间的建筑,距今已有一百二十多年历史,当时是慈禧太后当政,所以是凤在上,麒麟在下。旁边还有窗神,荷何二仙,最上面是倒挂的蝙蝠穿着两串铜钱,寓意是铜钱有眼,福到眼前。

这幅描绘的一首诗: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显示出主人的文化。

张公艺九世同堂的“百忍图”

九锡宫是一出戏,旧时逢有人家寿典,必演此戏,取吉祥之意。


如今村里也有不少民宿,所以街头巷尾更多了一些精致的文艺范。



路过步步高升巷,是72条巷弄中最长、层次感最强的一条,尽头有23级台阶,一级高过一级,所以村中人叫它“步步高升巷”。


沿着弯曲的小巷,找到了菊豆药铺。

菊豆药铺位于倚南别墅对面,建于清光绪年间,距今约120年左右,因张艺谋拍《菊豆》选中它作为药铺场景,现在村里人多称其为“菊豆药铺”。

正堂积善堂建于清光绪年间,曾是村中富商的私宅庭园。






天花板上的彩绘十分精彩

招财进宝巷


千金门楼四两屋

冰凌阁始建于清朝中期,约有200年的历史,由门楼、正厅、偏厅、回廊组成,其名字取意于“梅花香自苦寒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须得吃得苦中苦,方能成为人上人。
前一篇:徽州四季--黟县石亭村、立川村
后一篇:徽州四季--守拙园秋色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