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四季--黟县石亭村、立川村

标签:
徽州黟县石亭村立川村祁红的发明人 |
分类: 徽州四季 |
守着我们的徽州后花园,一月来一趟,每次都有新发现。路过黟县县城看到小公园门口有一座黄士陵的雕塑,没听说,于是跑到近前去看,原来黄士陵是晚清杰出的书画家,篆刻家,是“黟山派”篆刻的创始人。


整个民宿空间很大,但只有二个独栋八个房间,总之我们探访的那个周末已经全部住满了。

幽居在一个大森林的感觉,相信还挺独特的,希望以后有机会能来尝试。





从山上下来,我们走入石亭村,典型的徽州风格的小村落,还保存着很原始的味道。


误打误撞,又闯入了一家。

后花园里一派独具特色的园林景观,很是惊艳。

每个角度都是风景

走入才发现,里面曲径通幽,找到一位服务生了解才知道,主人是黟县人,在外挣钱后返回家乡,将村落收来的老房子注入徽派风景园林,开了这间民宿,算是新一代的徽商了。

整个区域位置很大,老建筑,木雕楼和周围的园林精致相得益彰,凸显着徽州的文化底蕴。


内部陈设也都精心布置,看得出主人的用心。



每一栋民居之间留有一米宽的深巷



怀德堂是汪氏宗祠,至今有220年历史,是并排的二列六幢古民居,是汪氏十八世有坤公子始建,三间四柱五楼的牌坊门富丽堂皇,相当气派。


在立川村也有一座民宿,名字也很好听--公子归来。可惜无缘探访,据说是由四栋联排老宅改建而成,有着八间以中草药命名的房间。

今天的民宿更像是一个地方的文化地标,黟县很多民宿大都深藏不露,隐匿在一座座低调的小村落里,可以体验一份逸然世外的田园生活。



整个民宿空间很大,但只有二个独栋八个房间,总之我们探访的那个周末已经全部住满了。

幽居在一个大森林的感觉,相信还挺独特的,希望以后有机会能来尝试。





从山上下来,我们走入石亭村,典型的徽州风格的小村落,还保存着很原始的味道。


误打误撞,又闯入了一家。

后花园里一派独具特色的园林景观,很是惊艳。

每个角度都是风景

走入才发现,里面曲径通幽,找到一位服务生了解才知道,主人是黟县人,在外挣钱后返回家乡,将村落收来的老房子注入徽派风景园林,开了这间民宿,算是新一代的徽商了。

整个区域位置很大,老建筑,木雕楼和周围的园林精致相得益彰,凸显着徽州的文化底蕴。


内部陈设也都精心布置,看得出主人的用心。

树木园林、亭台楼阁,每一处小景都可以入画。


外面朴素的白墙黑瓦根本无法感受到内部的繁花似锦,和徽商的性格如出一辙:低调、内敛。


黛瓦粉墙下,青翠的秧苗,如黛的远山,眼前就是一副清越的农耕景致图。


石亭村的邻居是立川村,是余姓和汪姓两族聚族而居,整个村子由北而南依次分为上历、中历、下历三个自然村,三村之间相互交融,好像是一个大写的“川”字。上历村的围墙上介绍了余干臣,原来他是“祁红”的创始人之一。在福建为官时钟情于福建“闽红”茶,罢官后,在东至县尧渡街与祁门人胡云龙一道开设茶庄,仿福建“闽红”的方法制茶,所制作的红茶有苹果和兰花的香味,1915年“祁红”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荣获金质奖章。


黛瓦粉墙下,青翠的秧苗,如黛的远山,眼前就是一副清越的农耕景致图。


石亭村的邻居是立川村,是余姓和汪姓两族聚族而居,整个村子由北而南依次分为上历、中历、下历三个自然村,三村之间相互交融,好像是一个大写的“川”字。上历村的围墙上介绍了余干臣,原来他是“祁红”的创始人之一。在福建为官时钟情于福建“闽红”茶,罢官后,在东至县尧渡街与祁门人胡云龙一道开设茶庄,仿福建“闽红”的方法制茶,所制作的红茶有苹果和兰花的香味,1915年“祁红”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荣获金质奖章。

中历村现存古建筑最多。


每一栋民居之间留有一米宽的深巷



怀德堂是汪氏宗祠,至今有220年历史,是并排的二列六幢古民居,是汪氏十八世有坤公子始建,三间四柱五楼的牌坊门富丽堂皇,相当气派。


在立川村也有一座民宿,名字也很好听--公子归来。可惜无缘探访,据说是由四栋联排老宅改建而成,有着八间以中草药命名的房间。

今天的民宿更像是一个地方的文化地标,黟县很多民宿大都深藏不露,隐匿在一座座低调的小村落里,可以体验一份逸然世外的田园生活。

黟县有大名鼎鼎的西递、宏村,也有小众的碧山、屏山村,有默默无闻的南屏、关麓村,还有完全不知名的石亭、立川村,每个村落都独具特色,值得一来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