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四季--屯溪程大位博物馆、程大位故居

标签:
徽州屯溪戴震公园程大位珠算博物馆程大位故居 |
分类: 徽州四季 |
每次来逛屯溪老街,黎阳老街都能看到这个戴震公园,但从来也没有专门进去过,难得爱人周末在屯溪培训,于是他培训,我独自一人在市区逛了很多地方。一大早先来到戴震公园。戴震是屯溪人,学问渊博,著作丰厚,是清代著名的考据学家、数学家和天文学家。

原来这里是中国第一家珠算博物馆。

程大位是明代嘉靖年间的休宁人,著名的珠算家、数学家、发明家、文学家,穷毕生精力著有《直指算法统宗》和《算法纂要》,并统一算盘格式,规范珠算方法,创作了珠算口诀且流传至今,是咱们中国的珠算鼻祖。

整个博物馆并不大,集中展出了古今中外不同形状、不同材质的算盘和珠算史料,作为唯一的一名游客,我仔细的一个个看去,竟然认真看了许久。

清代刻本的《算经十书》,应该是个宝贝。



以为算盘都是上面二珠下面五珠的十档算盘,看到眼前各式各样有趣的算盘,真是大开眼界。

除商算盘,知道算盘可以加减乘除,不过我好像只记得加减,乘除都还给老师了。

上下都是四个珠子的四四珠算盘

这个水烟筒算盘真有趣,据说是客人来家里,抽烟时把“水烟筒算盘”亮出来也是“亲兄弟,明算账”的暗喻。别看这小到比指甲盖略大的算盘,旁边有针可以拨动,所以是真可以用来算账的。

日本无珠算盘,无语了,无珠怎么算呢?看了小红书才知道原来就是心算,笑死我了。

俄罗斯十档算盘、十四挡算盘,这又是什么神奇操作?


这个展柜是各种材质的算盘,有铁的、铜的、玉的、金的,骨的。。。


这个算盘超级大,估计是不是可以同时很多人一起用呢?

用金刚子做珠子的算盘

圆形的八卦算盘不知是否是镇馆之宝。圆框和珠杆是铜制的,算珠是红木,每根珠杆被圆框划分成3个空间,从外到内分别置放算珠一颗、四颗和一颗共计300颗。这样的算盘可以计算位数超长的数字问题,如开平方、开立方,其次可以多人同时计算,进行会计对账,还可以作为算盘棋两人对弈,最后还有周而复始、财源滚滚的寓意,真是实用和文化都一应俱全。
慕名来寻程大位珠算博物馆,是屯溪三个全国文保单位之一。顺着导航走到门口才发现牌子,和想象中的博物馆还真不一样。

左弯右绕,在民居中穿梭。

穿过这个小花廊的尽头,看到保存完好的徽派民居,原来在这里呢。

这里分为两部分,一栋是“珠算博物馆”,曾经是程家祠堂,对面的一栋民居是“程大位故居”。


左弯右绕,在民居中穿梭。

穿过这个小花廊的尽头,看到保存完好的徽派民居,原来在这里呢。

这里分为两部分,一栋是“珠算博物馆”,曾经是程家祠堂,对面的一栋民居是“程大位故居”。


原来这里是中国第一家珠算博物馆。

程大位是明代嘉靖年间的休宁人,著名的珠算家、数学家、发明家、文学家,穷毕生精力著有《直指算法统宗》和《算法纂要》,并统一算盘格式,规范珠算方法,创作了珠算口诀且流传至今,是咱们中国的珠算鼻祖。


话说我也是曾经考过珠算背过口诀的,看到黑白上的珠算口诀真是亲切。

整个博物馆并不大,集中展出了古今中外不同形状、不同材质的算盘和珠算史料,作为唯一的一名游客,我仔细的一个个看去,竟然认真看了许久。

清代刻本的《算经十书》,应该是个宝贝。



以为算盘都是上面二珠下面五珠的十档算盘,看到眼前各式各样有趣的算盘,真是大开眼界。

除商算盘,知道算盘可以加减乘除,不过我好像只记得加减,乘除都还给老师了。

上下都是四个珠子的四四珠算盘

这个水烟筒算盘真有趣,据说是客人来家里,抽烟时把“水烟筒算盘”亮出来也是“亲兄弟,明算账”的暗喻。别看这小到比指甲盖略大的算盘,旁边有针可以拨动,所以是真可以用来算账的。

日本无珠算盘,无语了,无珠怎么算呢?看了小红书才知道原来就是心算,笑死我了。

俄罗斯十档算盘、十四挡算盘,这又是什么神奇操作?


这个展柜是各种材质的算盘,有铁的、铜的、玉的、金的,骨的。。。


这个算盘超级大,估计是不是可以同时很多人一起用呢?

用金刚子做珠子的算盘


圆形的八卦算盘不知是否是镇馆之宝。圆框和珠杆是铜制的,算珠是红木,每根珠杆被圆框划分成3个空间,从外到内分别置放算珠一颗、四颗和一颗共计300颗。这样的算盘可以计算位数超长的数字问题,如开平方、开立方,其次可以多人同时计算,进行会计对账,还可以作为算盘棋两人对弈,最后还有周而复始、财源滚滚的寓意,真是实用和文化都一应俱全。

行军算盘很有趣,见过行军用的针线包或者是医用的手术刀之类,这个帆布包打开竟然是个上一珠下五珠的九档算盘,看介绍说是辛亥革命时期一位聪明的女事务长受针线包的启发发明的,帆布底座打开就是一个算盘,卷起来就是一个“针线包”,便于携带和存放。

银戒指算盘,珠子很小,只能用绣花针拨动,这是徽州风俗中用以教育新进门的媳妇,要精打细算,理家守财。

只用用放大镜才能看清楚

银戒指算盘,珠子很小,只能用绣花针拨动,这是徽州风俗中用以教育新进门的媳妇,要精打细算,理家守财。

只用用放大镜才能看清楚

对面的程大位故居建于明代弘治年间,距今已有490多年的历史,是典型的徽派平民建筑,正房两进三开间。

门楼简朴不奢华。

维新堂
后一篇:徽州四季--程氏三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