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池州九华山化成寺甘露寺祇园寺 |
分类: 徽州四季 |
九华街上串起诸多寺庙,从东到西,分别有天池寺、闵公禅寺、通慧庵、旃檀林。。。最知名的几座除了月身宝殿、百岁宫和祇园寺,祇园寺在九华街外的北边,光绪时曾为九华四大禅林之首,是九华山寺庙中唯一的宫殿式建筑,现在的建筑是民国时翻修的。

每天的夕阳下,都是这颗松树照镜子的时光吧。







相比与祇园寺的旺盛香火,我更喜欢古朴的化城寺,化城寺也是金地藏亲自修建的开山祖寺,位置在九华街中段往北的巷子背后。天色已晚,寺院也关门了,当晚我们住在了九华街上。



清晨一早,我们坐第一趟索道去百岁宫,山不高也可以直接爬上去,估计一个小时也就爬上去了。索道刚下站,就能看到一尊卧佛,可惜拍得不是特别好。


百岁宫门口半月形的放生池,山顶上的一汪清池,真是仙气飘飘的地方。




来的早还没有开门,大家都在门口等待。山门殿黛瓦白墙,二层楼阁式建筑。



站在山上,可以清晰的看到山脚下的九华街。

右侧的雄伟建筑是五百罗汉堂。

在山顶上没多会,突然山脚下升腾起一团白雾,转眼间,山上的阁楼都被云雾所遮掩,也许这是九华山对我的开悟,一起都会随风而去,不必纠结眼前。

主殿门楣上悬挂一块“钦赐百岁宫,护国万年寺”的竖额,为民国大总统黎元洪手书。进去后是大雄宝殿和应身宝殿,应身宝殿中供奉着无暇禅师的金身法相,已经有四百多年之久。供奉无暇禅师的佛龛上方有一块匾额,上书“应身菩萨”,是明代祟祯皇帝敕封的。里面肃静深然不宜拍照。



回程没有坐索道,一路小跑很快就下到九华街了。

九华街上的建筑很多,太白书堂是青阳县令蔡元龙为纪念李白二游九华而始创。被毁后近年在旧址重建,与太白井、太白洗砚池、太白手植银杏树、太白手书“金沙泉”题刻等,组成九华山李白的一片位置。





化成寺位于九华街的中心,风水极佳。初建于东晋401 年,古印度僧人杯渡在此筑茅篷为庵,直到唐756—758 年改建寺院,定名为化城寺。相传陪同释迦牟尼佛布道的小和尚饥渴难耐,佛祖用手一指,点化一城,让他去化缘,“化城”二字由此而来。

寺前广场上有一放生池,形如半月,故名叫月牙池。



古人游上禅堂,称其有三最:“九华山香火甲天下,唯上禅堂最贫;风景唯上禅堂最佳;寺宇为上禅堂最丽。”



来到上禅堂后院,可以看到观音阁,其内供奉着九华山唯一一尊滴水观音,观音像下有泉,名金沙泉。泉水清澈、四时不竭,据说擦洗可以耳聪目明,于是和大家一起排队接水洗眼睛。“金沙泉”三个字相传是李白手书。

九华山有99座开放的寺庙,全国重点寺庙就有九座。




也是一座敕建的寺庙。

因为位置缘故,所以这里几乎没有香客,正是清净的修炼之地。地方不大,除了宫殿式的大雄宝殿外,都是民居式建筑。





据说,九华山山上与山下一年四季的雨雪冰霜变化,是以甘露寺为分界

宁静无烦恼,是为最吉祥。也许是做过佛学院,大堂外有一个可以自己领取的书架,取了一本《转眼看世间》,不知该如何付款。

如今的九华山脚下有一座大愿文化园,其间最负盛名的便是99米高的地藏王菩萨像,因为时间不够没有走到近前,一路经过,远远的就能看到这尊面向西北方,端庄慈祥的佛像。

每天的夕阳下,都是这颗松树照镜子的时光吧。







相比与祇园寺的旺盛香火,我更喜欢古朴的化城寺,化城寺也是金地藏亲自修建的开山祖寺,位置在九华街中段往北的巷子背后。天色已晚,寺院也关门了,当晚我们住在了九华街上。



清晨一早,我们坐第一趟索道去百岁宫,山不高也可以直接爬上去,估计一个小时也就爬上去了。索道刚下站,就能看到一尊卧佛,可惜拍得不是特别好。


百岁宫门口半月形的放生池,山顶上的一汪清池,真是仙气飘飘的地方。




来的早还没有开门,大家都在门口等待。山门殿黛瓦白墙,二层楼阁式建筑。



站在山上,可以清晰的看到山脚下的九华街。

右侧的雄伟建筑是五百罗汉堂。

在山顶上没多会,突然山脚下升腾起一团白雾,转眼间,山上的阁楼都被云雾所遮掩,也许这是九华山对我的开悟,一起都会随风而去,不必纠结眼前。

主殿门楣上悬挂一块“钦赐百岁宫,护国万年寺”的竖额,为民国大总统黎元洪手书。进去后是大雄宝殿和应身宝殿,应身宝殿中供奉着无暇禅师的金身法相,已经有四百多年之久。供奉无暇禅师的佛龛上方有一块匾额,上书“应身菩萨”,是明代祟祯皇帝敕封的。里面肃静深然不宜拍照。



回程没有坐索道,一路小跑很快就下到九华街了。

九华街上的建筑很多,太白书堂是青阳县令蔡元龙为纪念李白二游九华而始创。被毁后近年在旧址重建,与太白井、太白洗砚池、太白手植银杏树、太白手书“金沙泉”题刻等,组成九华山李白的一片位置。






化成寺位于九华街的中心,风水极佳。初建于东晋401 年,古印度僧人杯渡在此筑茅篷为庵,直到唐756—758 年改建寺院,定名为化城寺。相传陪同释迦牟尼佛布道的小和尚饥渴难耐,佛祖用手一指,点化一城,让他去化缘,“化城”二字由此而来。

寺前广场上有一放生池,形如半月,故名叫月牙池。






古人游上禅堂,称其有三最:“九华山香火甲天下,唯上禅堂最贫;风景唯上禅堂最佳;寺宇为上禅堂最丽。”



来到上禅堂后院,可以看到观音阁,其内供奉着九华山唯一一尊滴水观音,观音像下有泉,名金沙泉。泉水清澈、四时不竭,据说擦洗可以耳聪目明,于是和大家一起排队接水洗眼睛。“金沙泉”三个字相传是李白手书。

九华山有99座开放的寺庙,全国重点寺庙就有九座。



最后一站是甘露寺,如果坐景区公交都不可能停留,因为甘露寺位于九华山北面登山公路中段一侧定心石下,现为九华山佛学院。但甘露寺是清代九华山四大丛林之一,所以特意去看了看。

也是一座敕建的寺庙。

因为位置缘故,所以这里几乎没有香客,正是清净的修炼之地。地方不大,除了宫殿式的大雄宝殿外,都是民居式建筑。





据说,九华山山上与山下一年四季的雨雪冰霜变化,是以甘露寺为分界

宁静无烦恼,是为最吉祥。也许是做过佛学院,大堂外有一个可以自己领取的书架,取了一本《转眼看世间》,不知该如何付款。

如今的九华山脚下有一座大愿文化园,其间最负盛名的便是99米高的地藏王菩萨像,因为时间不够没有走到近前,一路经过,远远的就能看到这尊面向西北方,端庄慈祥的佛像。

前一篇:徽州四季--九华山月身宝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