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城印象之---大明湖、五龙潭

标签:
五龙潭大明湖泉水泉城五龙潭泉群 |
分类: 绿色激情 |
大明湖历史悠久,早在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中就有描述,而清代书法家铁保留下的“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名句,更像是泉城的名片,广为流传。不过呢,现在的大明湖扩建了许多,有历史的大明湖要收门票,于是就沿着扩建的大明湖随意逛去。
依旧也是杨柳依依,婀娜点水。
画舫穿行,小舟荡波。
曾巩曾任齐州知州,所以有这曾堤。
荷花是济南的市花,自然也是大明湖不可缺少的景观。
湖光胜景,仿若北国江南。
一座城市有水,尤其是天然泉水汇集而成的湖水,就像是城市的明眸,少了几许市井繁杂,多了几许清澈透亮。
吹着初夏的凉风,在大明湖闲庭散步,独享一份特别。
其实大明湖出来没有多远就是趵突泉和五龙潭,可惜我还是没有辨明方向,不过不要紧,早晨还有2个小时的时间。于是第二天清晨6点半,坐上公交我又转到了五龙潭。五龙潭南临趵突泉,北接大明湖,潭周名泉众多,形成五龙潭泉群,为济南四大泉群之一,内有泉池二十七处。
这是济南的同事特别推荐的。门票更是超级便宜,5元。7点不到,已经有很多老人家在排队等开门,每人手中都拎着好多的瓶瓶罐罐,一看就明白了,肯定是来打泉水的。据说济南人以前都是喝泉水的,可是泉水越来越少,早就不够喝了,所以现在只能喝黄河水,水垢较重。
五龙潭不大,却是一个精致的园林,在有限的方圆打造一方精致,更能体现设计者的匠心。
老人们围拢的一定是一个泉眼。
湖面倒影很是漂亮。
相传昔日五龙潭颇有灵性,每逢大旱,在潭边祈雨必灵。故元朝初年,在潭边建庙,内塑五方龙神,此后便称五龙潭。
水榭亭台,柳丝醮波。
门神——秦琼故宅旧址。1982年,当时济南市园林局工作人员对五龙潭进行两侧清理时,曾挖出一唐石碑,上书“唐左武卫大将军胡国公秦叔宝宅”。清代训诂学家桂馥在《潭西精合记》中记载:"历城西门外,唐翼国公故宅,一夕化为渊,即五龙潭也。"
五龙潭公园里一只威武的大黄猫,也有点门神的味道。
这一片泉水很有趣,
老人家们每天来吸取清冽的泉水。一池池,一滩滩的泉水都是有名字的,可惜我找不到出处。
比对一下,这个好像就是五龙潭泉群中第二大泉--天镜泉,池内青藻浮动,锦鱼穿梭,很是好看。
五龙潭是济南诸泉中最深的一个,泉水碧绿凝重,深不见底,终年涌流不息。桂馥曾在潭边建潭西精舍,后颓废。现于其旧址建起潭西阁。
看到五龙潭很多传闻逸事,很是有趣,一个千年泉潭,在清高雅致中,又独有着一份特有的神秘气质,很是喜欢。
(转自百度:传说,每逢治极乱世与人心向恶的时代,此潭便会发生异相,最近的两次有明确考证的记载一是1908年清末,此潭在深夜突然沸腾,随即有一处唐代府院浮现,这在《山东志》有明确记录,还有一次是1938年,一夜之间潭中水声巨响,第二天早水面漂浮大量古书,目睹当时情况的是当时山东民办大学一李姓教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