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春节自驾广东潮汕之旅(4)---群芳楼、百侯村、花萼楼

标签:
群芳楼隶华居花萼楼百侯村梅州 |
分类: 绿色激情 |
导航显示从这里进去,真是一个小岔道呢。
曲径通幽处必有好风景,慢慢的走进了乡间的小路。
群芳楼就这样跳入眼帘。这里不是旅游景点,而是民宅,屋内还有有三户人居住。这座中西合璧的建筑,外观四平八稳,在这样的乡间绝对是鹤立鸡群的感觉。
屋檐上上下下到处都是精美的浮雕。一边是老鹰,一边是只孔雀。
门口贴着不同的对联,所以可以看到住的是不同的人家。群芳楼是民国20年(1931年)动工兴建,民国23年(1934年)竣工。由旅印尼侨商丘麟祥、丘星祥兄弟等耗资24万光洋而建,取“五叶联芳华”而命名。
攻略上说屋内分建房室一百多间,堂、厅、房间、走廊、天井的设计都十分巧妙,在很多细节上却充满西洋的风格,可惜大门紧闭,主人谢绝参观!
四周左右及所有窗户顶端,都饰以动物和花草浮雕,外墙上中西合璧的浮雕更是林林种种。
“联芳楼”字下彩塑滚绣球的二狮,上置五角星,意取吉星高照、吉祥如意之意。中央是半圆拱券,正面塑五角星,以带翅膀的二天使捧之,还饰有一卧狮及泥塑祥云拱日。
广东人爱种花,家家户户门前屋内都是葱葱的花卉,很有生机。
这是乘着开门的一刻赶快拍了一张屋内。
似古堡非古堡、似农庄非农庄。据说站在顶上可鸟瞰整个白宫镇。群芳楼四周是绿色的田野,住在这样的世外桃源真是宁静致远。
给漂亮的“群芳楼”来一张正面照。
没有导游,我们自带。女儿借助攻略给大家普及着“群芳楼”的知识。
群芳楼旁边还有一个棣华居。棣华居建于1915年。也是旅印尼华侨所建。
它的风格就是梅州客家传统民居“围龙屋”的典型代表了。可惜的是现在的住户看我们探头探脑,很生气的关上了大门。肯定是多有游客讨扰,所以人家闭门谢客也是正常。
房屋呈半圆形,前临水塘,
背靠青山。
门联“棣堂并茂 华萼相辉”由中国同盟会员,梅县第一任县长卢耕甫题写。
门上的彩绘很有趣,竟然还有直升飞机、热气球和坦克大炮。
攻略介绍说棣华居里还有一个学堂,可见主人重视教育,且文学修养不凡,他的子孙,博士、教授以上的读书人已达34人。
参观了两座隐匿在乡野的老房子,我们继续前行,途中山清水秀。
随意寻找的路边农家乐,窗边的风景都是那么自然养眼,秀色可餐。
在途经梅州市大浦县
的时候,看到这个百侯镇。本没有做到攻略里,但一路走过总感觉其不凡,于是大家商量之后觉得挤时间去看看。
百度介绍说百侯镇是华侨之乡。据统计,全镇海外乡亲和港澳台同胞有3万多人,主要分布在印尼、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及香港、澳门、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而镇内“三胞”亲属就达1.4万多人,占全镇人口的40%以上。所以也是梅州市四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之一。
我们辗转在小村落里,绕来绕去。
很多的老房子
这三十六巷真是绕得迷迷糊糊。
精美的石鼓,百侯又是文化之乡,这里的大户人家比比皆是。
对联都很简介,不忘先祖,勉励后代。
小巷四周干净整洁,橘黄色的南方特有的花朵装扮着墙头。
走出村子才发现这里才是真正的景点,这中西合璧的肇庆楼拥有90多年的历史,也是一座客名居精品。可惜没有做功课,时间都逛在候南村了,只能在车上拍了2张外景。
所以啊,攻略还是挺重要的,否则对我们这样时间紧张的人来说就只能错过了。
我们的重点其实就是这大浦县联丰村的花萼楼。距今有近400年的历史,是目前广东土围楼中规模最大、设计最精美、保存最完整的民居古建筑,门口的对联巧妙的放入了“花萼”两个字。
整座楼只有一个大门供出入,大门框用厚而宽的花岗岩石板组成,大门板钉上坚厚的铁皮作为防御。
整个圆形的土楼共有三环,内环为一层30个房间,
二环为二层60间,外环为三层120间,共有210个房间,但现在都好像不住人了。
花萼楼保存还不错,据说在民居建筑造型艺术中以粗旷、典型而最富魅力。
楼内有个圆形天井,满地都是大小不等的鹅卵石,中心装饰着一个直径3米的古钱币图案,寓意着人们祈求丰衣足食的心愿。天井一侧有口古井,用于防火和生活之用。
花萼楼的外观,一个圆圆的飞碟模样的建筑,真是客家文化的智慧经典。
当晚我们住到了长汀县,它是闽、粤、赣三省的交接,是福建的边远山区,也是客家首府。早已大名鼎鼎的长汀与湖南凤凰一起被国际友人路易·艾黎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山城之一”,可是也许我们没有深入其中,长汀给我的感觉不是非常好,长长的古城墙都是修葺过的,在古街上吃了一顿客家饭,好像也没有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