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黟县休闲访亲探友游之---燕山、碧山村

标签:
旅游碧山村燕山黟县南坑村 |
分类: 绿色激情 |
看到路边的一个采摘园,这个不错。
里面的提子不多了,但很甜。
小小的农庄空气很好,这可距离黄山主风景区只有30多公里,也不过就是在一个大景区里吧。看到一个红色的蜻蜓,记得小时候能抓这样的红蜻蜓可是一件挺风光的事!
小小牵牛花开的正好,正午的阳光正好,和父母一起外出的心情也一样的好。
农庄后院还有钓鱼的池塘,看着几个人时不时的钓上几条鱼,欢呼雀跃的休闲时光和这金秋的气候一样淡浓相宜。
午饭自然就在这里了。小小的包厢后面就是秀丽的山景,看着美景吃美食不要太幸福了。这里因是山区,食材很好,又是徽菜,味道还真是不错,记下了这个农庄,以后还要来。
午后没有休息,看到微信朋友圈推荐的几个人少未知的休宁燕山,于是导航来到---祁门县柏溪乡柏溪村,燕山因山势如飞燕而得名,原来又是一个黄山百家摄影点。
看路边标牌上还有一个燕山赛道,自行车还是自驾车,搞不清楚。
到燕山脚下了,也不要门票,多好,喜欢这样原始的不收门票的百家摄影点。
顺着这原始的山路,我们开始登山。
爬到半山腰,远眺山下,附近的群山和村庄田园都尽收眼底。
一路向上,在密林间穿梭,老公说还要开车,也退了。就剩下我和老妈两个人,走走歇歇向上爬。
这是主峰,燕子峰的标牌。
找了一个空隙向下看,嗨,还真高远,快和对面的山峰一样高了。
40分钟后,终于看到了这个好像燕子一般的山石。据说如果是清晨爬上燕山俯瞰,就可以看到蔚为壮观的云海,看到飘渺的云雾笼罩的村落之上的大景,真正的摄影师会在那个时候来守候的。
爬到燕子石上去可以看得更远,不过说实话,没有开发的景区,要爬上去不仅要手脚并用,还要谨慎小心,我仰脖子看了看,想想反正现在上去也没有云海,于是不冒这个险了。
燕山不远,有一片也是给摄影人拍照的向日葵,顺着路标走进去看看。旁边都是玉米地,估计是指路的摄影人贴的告示。
走了几百米,向日葵田才出现在眼前。
没有想象中那么大,但也足够拍照用了,尤其是这个季节还能看到如此盛开的向日葵,还是挺不错。
开始从燕山向碧山村行驶,路上又遇到百家摄影点之西武岭。这里是拍春花的好地方,秋天就只能看到开阔的田地了。下面就是非常有名的南屏村,曾经去过南屏,所以就没有再进去。
没多远,碧山村到了。除了我曾经在1997年来过一次,大家都是第一次来,而近二十年了,外面看变化很大,我也不认识路了。
打了电话,亲戚汪阿姨夫妻来接我们进村子了。还是原来的房子,一点都没有变,曾经的我还在这里住过好几个晚上呢,那时候小,只知道来玩齐云山这些大名声的地方,对碧山村,对这二、三百年的房子都没有一点感觉,而这次就完全不同了。
上上下下,阁楼厨房都看了一个遍,如今阿姨家两个孩子都很出息,一个在广州,一个在上海,都成家立业,阿姨和叔叔也从县里的公务员单位退休在家,守着这样的老宅子,日出而做日落而息,宁静规律的生活着。老宅子已经是挂上号的不给拆的保护建筑,县里还给装了WIFI,真是互联网时代了。
也正因为世世代代的生活在这里,老宅子才一直有着这样浓浓的生活的味道。而关麓、南屏中很多老宅子都是参观的空房子了。
四水归堂的天井。
门上晾晒的咸货。
还有家里看门的小黑猫。
村里人人都相互熟悉,所以现在还是夜不闭户的。尤其是汪阿姨退休前是干部,性情好,经常拿自家种的南瓜、蔬菜送邻里街坊,所以和村里每个人都相处很好。
汪阿姨夫妻俩很热情,一定要在村里唯一的一个小饭店请我们吃饭。乘着饭还没有上桌,带我们去看了这个手工食品作坊,这样的作坊估计已经很少很少了吧。
院子里不知道晾晒的是什么
看来主人除了做糕点,还喜欢做石头,满院子的各种好看石头。
手工作坊的工作台吧。
红纸包的做好的糕点。
晚饭自然又是一段饕餮大餐,村里的食材更是无法比拟,小鱼小虾都是河里野生的,蔬菜都是后院自己种的,女儿吃的大呼过瘾。晚饭后天已漆黑,留下老爸老妈在汪阿姨家住,我们开车回到20公里外的南坑村,这是老朋友给我们一家三口定的农家乐家庭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