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秋游潭柘寺

(2012-12-09 21:54:51)
标签:

潭柘寺

石鱼

帝王树

方丈

庭院深深

分类: 绿色激情

    潭柘寺,位于北京西部门头沟区,因寺后有龙潭,山间有柘树而得名,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是北京最古老的古寺,早听说,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所以很多次到北京都想去看看,但毕竟距离市区30多公里,所以直到这个十月的秋天,才终于找到了机会。

   表妹翘了半天班,我们俩一大早就出发了。盘山公路翻过一座山,表妹说很快就通隧道,以后去就不用盘山了,估计这样到潭柘寺就更快了,以后游客会更多。

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秋游潭柘寺

  一路秋景很美,表妹担心这里温度会比市区凉,还给我带了一件毛衣,尽管已经进山了,但阳光下很暖和。

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秋游潭柘寺

  来到了潭柘寺的大门口,二棵古松奇形异状,遮盖了整个大门,其中一个枝头翘起,仿佛一个龙头,真是神奇,听一位老北京说,这俩棵树名叫卧龙松和盘龙松可是不同寻常。寺院坐北朝南,九座高大的山峰呈马蹄形环护,真正一块风水宝地。
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秋游潭柘寺
  走到树下仰视,松树盘根错节,蜿蜒遒劲,气势遮天。
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秋游潭柘寺
   几千年来,很多皇帝为其更名,康熙皇帝在二游潭柘寺后赐寺名为“敕建岫云禅寺”,并亲笔题写了寺额,从此潭柘寺就成为了北京地区最大的一座皇家寺院。据说故宫有房9999间半,潭柘寺在鼎盛时期的清代有房999间半,俨然故宫的缩影。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秋游潭柘寺
  估计僧人们刚上完早课,看到了他们鱼贯走出了寺门。潭柘寺高僧辈出,类似于清华北大般有名。
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秋游潭柘寺
  寺院内古树悠悠,而它们都是我的最爱,每每望着这些古韵悠悠、生命力旺盛的古树,都能感知一份平静如水的心境。
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秋游潭柘寺
  帝王树是一棵白果树,也是银杏树,相传种唐朝,乾隆皇帝亲自命名。北方高僧皆以此树为菩提树,视为佛门圣树。本想来看它的金黄,可惜还是早了,它依旧绿茵浓浓。
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秋游潭柘寺
  其实山中温度还是低的,旁边的小树叶子就全部黄了。
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秋游潭柘寺

  这棵“百事如意”起因于一棵柏树和一棵柿子树相依相偎,也好神奇。
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秋游潭柘寺

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秋游潭柘寺

  走近东边的庭院,依旧是古树幽深。
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秋游潭柘寺
  这是方丈的房子?金色的匾额大方端正。
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秋游潭柘寺

  “猗轩亭”背面的两片竹林也是皇帝御赐的所谓“金镶玉”和“玉镶金”竹。

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秋游潭柘寺

    方形的“猗轩亭”又叫做流杯亭。亭内巨大的汉白玉石基上雕琢有弯弯曲曲的蟠龙形水道,当泉水流过时,放入带耳的酒杯,任其随水飘浮旋转,止于某处,取而饮之,饮酒作诗,这是古代有名的“曲水流觞”。
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秋游潭柘寺
  竹林下有人在写生,不过她的对象是曲水流畅的源头,一个出水的龙头。
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秋游潭柘寺
  仿佛汉白玉雕成的一个生动的小龙头,很有特色。
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秋游潭柘寺

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秋游潭柘寺
  走出院门就可以上山了,但我们时间不够,山就只能看不能爬了。院外估计是僧人住的房间,满墙的爬山虎。
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秋游潭柘寺
  一只潭柘寺的猫,估计被我追着拍,一副备战的样子,与曾经在成都文殊院看到的猫咪一点都不同。
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秋游潭柘寺
  长在这恢宏的皇家寺院里,自是与众不同的,大殿前的芦苇草也是有贵气的吧。

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秋游潭柘寺
  院子里柿子树很多,几千年来年年这样硕果累累吗。
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秋游潭柘寺  “屋吻兽”,一条龙张着嘴咬着房脊的形状。在房檐上做这样的装饰源于古人建筑的用材是木头,木头最怕火,所以把龙在这里做装饰,取的是以水克火之意。而旁边的小兽,起初只是一种装饰,因为房檐多是下滑的趋势,要用一些木钉子起固定的作用,而这些小兽是用来装饰钉子头的。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秋游潭柘寺
    大殿前的盘香,这个样子在我们当地不多见,但在北方很盛行。
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秋游潭柘寺
  一层层架起来,一盘盘慢慢燃烧,轻烟袅袅,感觉就来了。
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秋游潭柘寺
  俯视山下,庙宇整齐排列在山林间。
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秋游潭柘寺
  来这里写生的人真不少,也许是天气好,也许是环境好,也许更多的是寻找一份清净和安宁。他们有的三五成群。
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秋游潭柘寺
  有年轻的女孩一个人独自面向风景。
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秋游潭柘寺
  有悠闲的大姐做这样的刮画。
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秋游潭柘寺
  有精神矍铄的老人在做素描。
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秋游潭柘寺
  老树斑驳的树皮,好像也在做画。
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秋游潭柘寺
 石鱼在潭柘寺龙王殿前廊上,寺中一宝。长1.7米、重150公斤,看似铜,实为石,击之可发五音,传说是南海龙宫之宝,龙王送给玉帝。后来人间大旱,玉帝送给潭柘寺消灾。一夜大风雨时,石鱼从天而降,掉在院中。据说石鱼身上13个部位代表13个省,哪省有旱情,敲击该省部位便可降雨。但现在寺中的石鱼为后来复制的。
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秋游潭柘寺
  大殿前的香炉看上去也颇有历史,毕竟是京城第一寺,百姓还是很信奉,故而香火一直都相当鼎盛。
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秋游潭柘寺
  祈福的大钟也时常被人撞响,绵长幽深。

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秋游潭柘寺

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秋游潭柘寺
  漫步于寺院,古松竹林,清雅禅房随处可见,让人想起诗人常建的“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照空人心。万籁此俱寂,唯闻钟罄声。”
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秋游潭柘寺
  这样一个暖洋洋的秋天里,坐在这样的院中偶听钟声朗朗,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秋游潭柘寺
  出了院门看到一个小路,原来也可通入寺中。
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秋游潭柘寺
  但正好可以看到寺庙掩映在山林缝隙中的全景。
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秋游潭柘寺
  镜头拉近,刚才走过的楼梯大庙皆入眼中。
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秋游潭柘寺
  出门的路上看到一个塔林,好奇的看了一圈。
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秋游潭柘寺
    潭柘寺塔院分上下两处,共有70余座砖石塔。这里不仅有潭柘寺历代高僧如华严、开性、震寰的墓塔,还有元世祖忽必烈的女儿妙严公主的墓塔。抛弃荣华富贵的公主如何到潭柘寺出家,寂寞青灯为伴,一直被众人娓娓叹息。
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秋游潭柘寺
  塔林里庄严肃穆,上面也没有标识,不知那一座是公主的塔墓呢。
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秋游潭柘寺
  轻轻的绕了一小圈,深恐打扰高僧们的宁静,悄然退出了塔林。
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秋游潭柘寺

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秋游潭柘寺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潭柘寺一直以来身名显赫,名僧辈出,香火鼎盛,自是非同一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