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淮河之源--桐柏山

(2012-12-03 22:30:47)
标签:

淮河之源

桐柏山

太白顶

桃花洞

水帘寺

分类: 绿色激情

  桐柏山是我们国庆游的最后一个景点。当晚住在河南桐柏县城沿河的一个大酒店,网上预订的158元的优惠房价,住宿条件却非常不错。清晨早起,一行人向桐柏山进发。

淮河之源--桐柏山
 桐柏山是千里淮河的发源地,整个淮源风景区位于豫南鄂北交界的桐柏山脉,景区总面积真是不小,汽车其间绕行近一个多小时,核心区为108平方公里,距桐柏县城3公里,分为淮源、太白顶、桃花洞、水帘洞四大各具特色的景区。对此景区我们也是抱着顺便路过的心态,没想到孩子们在这里去玩得相当开心。特别的原因是这里开发的不多,非常原生态。
淮河之源--桐柏山
  走在这样一条小路上,就像要去乡下采摘。
淮河之源--桐柏山   我们顺着路标去寻找一座寺庙,路上遇到的山里土屋,土屋和老树越看越像是孙悟空变的小庙,没有地方藏的尾巴变成了小庙门口的这棵树。
淮河之源--桐柏山
  一个好大的石磨盘。
淮河之源--桐柏山
  又是一间山里小屋,我们的团友轮番进去考察了一下,说实话,这样的地方根本不像是在景区里,好像是我们开拓的徒步野行线路似的。
淮河之源--桐柏山
  一路皆无人,开始怀疑是不是走错了吧,看山里的树皮都花纹满满,极具艺术性,这个地方看来有点灵气。
淮河之源--桐柏山
  这棵树上的花纹肯定是一种工具留下的痕迹,当地人在采摘树的什么?
淮河之源--桐柏山  一行人继续穿行在深山老林中,在一个小山顶,面对四个岔道终于只能“开会”研究表决如何走了,最终决定顺着下行的山路走,湿滑的下坡还真不容易,大人小孩齐努力,大家在欢声笑语中互帮互助完成了穿越中最难的陡坡下行。
淮河之源--桐柏山
  一路下到山底,真的有一个小庙。兴奋不已。前面竟然还有三个背包客,背包登山杖一应俱全,看来我们真的是走错了线路,走进了驴友们的徒步穿越道中了。
淮河之源--桐柏山   小庙中仅有一位出家人,非常和蔼,告诉我们这里不通,只能原路返回到我们停车的地方,虽然很泄气,不过这段经历,三个孩子却是开心无比。

  小庙中的小猫和小狗都是和平共处的。
淮河之源--桐柏山   尽管庙小,该有的也都有了。
淮河之源--桐柏山
  远远看到小庙背后的山上有一个超级大的马蜂窝,这是我们镜头拉到200拍到的。
淮河之源--桐柏山
  回家后查询才知桐柏山原始自然,不仅历史传说众多,古树名木众多,还曾经是道教三十六小洞天之一呢。
淮河之源--桐柏山
  回到大磨盘,小屋的主人回来了,原来也是一名出家人,于是我们全体的合影在此留下。
淮河之源--桐柏山   绕回正道终于找到了我们要找的桃花洞,虽然很陡,但毕竟有台阶了。
淮河之源--桐柏山
  桃花洞隐藏的还真是深。
淮河之源--桐柏山  这块山崖的缝隙间就是桃花洞了。
淮河之源--桐柏山  爬上去,洞里面还有点深度,从洞内拍去,整个洞口好像一个扇子形状,还像一枚银杏叶吧。
淮河之源--桐柏山   洞口有铁索保护攀爬的人。
淮河之源--桐柏山
  桃花洞出来,继续开车绕行在大山里,越爬越高,快到山顶时,一抬头,原来桐柏山的最高峰太白顶就在眼前了。

淮河之源--桐柏山
   桐柏山主峰太白顶,海拔1140米,乾隆年间,四川紫微山宗林寺大和尚端德来桐柏山创建以桐柏山为主峰、太白顶云台禅寺为主寺的临济宗白云山系,被尊称为华光德祖,经历代法师经营,桐柏山寺院已达二十余处,香火旺时僧众达600余人。因其高僧大德辈出,对佛学不断研新,一度与浙江普陀山齐名,素有“南方普陀,北方云台”之称。
淮河之源--桐柏山   要上太白顶又要开始爬山,这次出行不少人是要患上爬山恐惧症了,也难怪大家大多是天天忙碌加班的职业人,难得天天锻炼,其实能够参与出游更多的是一份心境吧。
淮河之源--桐柏山
  一步步登顶太白顶,前前后后三个寺庙都走了一遍,很气派的大庙,尤其是修葺在这样的山之巅。
淮河之源--桐柏山   百度上说,如今白云山系和尚传至14代,僧徒遍及北京、上海、广东、四川、河南、港澳台及日本、美国、新加坡、缅甸、印度等国家和地区,如美国大悲院主持如修法师、缅甸莲花寺主持妙智法师、香港青年佛教协会永久导师畅怀法师、印度的如俭法师等,均出家于桐柏山。真是以前有所不知。
淮河之源--桐柏山
  名僧辈出的云台禅寺。
淮河之源--桐柏山
  门口的小狮子上不知被谁插上了一枝野黄花,小狮子是否有点哭笑不得呢。
淮河之源--桐柏山
 站在最高处俯视我们停车的小广场,其实估摸起来和合肥的大蜀山差不多高吧。
淮河之源--桐柏山
  山顶上向远方看去,隐隐约约处竟然还有一片塔林。
淮河之源--桐柏山
 拉近看,两峰之间的小小停车场,还有我们将继续赶路的盘山道。
淮河之源--桐柏山   最后再拍一张云台禅寺。

淮河之源--桐柏山  下山就容易多了,15分钟不到我们来到了停车场。
淮河之源--桐柏山
  继续开拔,车队开始沿着蜿蜒的盘山路下山了。
淮河之源--桐柏山
  山脚下,原来水帘寺在这里。据说明嘉靖年间吴承恩曾在桐柏邻县作过县令,期间多次到桐柏山游览,后根据很多传说故事及结合此地的水帘洞、太白顶、花果山、老君堂等地名完成了传世名著《西游记》。不过这个水帘洞的感觉确实还是不错的。
淮河之源--桐柏山

淮河之源--桐柏山 
  门口的水帘寺竟也古韵悠悠。
淮河之源--桐柏山
  目前,桐柏山水帘寺与开封相国寺、洛阳白马寺、登封少林寺等并称为“中原四大名寺”。至此整个桐柏山旅行结束了,整个山系相当原始又庞大,景点散落期间,真不知道如果没有汽车,当地人是如何能全部游玩的。无论如何,桐柏山这个我们并不熟悉知晓的景点给大家带来了超出预期的感受。
淮河之源--桐柏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