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校园生活 |
缤纷童年的采撷者
理想中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梦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人;理想中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能呵护孩子梦想的人;理想中的教师,更应该是一个自信,自强,能不断挑战自我的人。
“做一名理想中的教师,做一位孩子童年梦想的守护者,让美好的人生在欢乐中充实,而不要在犹豫中虚度。”这是嘉兴市三水湾小学卜海峰校长坚守的信念。
——前言
作为一名年轻的小学校长,卜海峰拥有着自己的教育理想,她认为在孩子的童年时期,有许多想法需要成人用心去呵护,那是人生的特殊时期,是一个生命展开思想翅膀的起始阶段,应该获得更多的关注。而作为孩子童年梦想的守护者,她在平常的学校管理和教书育人中,不仅把理想珍藏在自己的梦中,她更把理想播撒在师生们的心中!在她的周围,成长成熟了一批优秀的中青年教师,他们努力实践着教育理想,让每一个孩子在欢乐中学习,在梦想中成长。
集邮,让孩子们放眼世界
学校要办出各自的特点,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基本要求。卜海峰校长认为只有形成学校特有的品牌特色,才能带动学校整体的发展。
从1993年三水湾小学开办之初,“集邮”就是学校的一项特色活动。在特色办学的指导下,卜海峰校长在挖掘“集邮文化”的教育实践中下足了工夫。《集邮文化校本课程》是积淀了学校十多年来特色教育的经验,以广泛的人文知识(历史、文学、艺术、天文和地理)为背景,以邮票为载体,教师们经过反复的实践和研讨形成了融教于邮、融美于邮的校本课程。学校经历从办校之初一个小小的集邮兴趣小组,到成立学校集邮协会、到成为“嘉兴市青少年集邮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国青少年集邮活动示范基地”的发展过程;经历了从课外活动到校本课程的教育沉淀和提炼;经历了从发展学校特色项目到特色学校发展的办学思考和探索。如何让“集邮”不仅仅是活动,卜校长认为挖掘其内涵是关键。从集邮活动内容的整理,到集邮文化的提炼,到校本课程的反复修改,到集邮特色教育的形成都凝集了她对特色教育、特色管理的一次次自我的批判和肯定,更是对学校管理的成熟思考。“集邮文化”特色教育的成功尝试,极大地激励了她对自己管理思想的认可,也辐射了对学校其他优质教育资源的思考、挖掘和提炼。
2006年1月区“集邮文化”特色教育学校的挂牌;2006年5月嘉兴市“南湖少儿邮局”的成立,更是对她十多年来学校坚持不懈的集邮文化教育的充分肯定,集邮文化已经在学校教育教学中产生良好的效果,成为了嘉兴市青少年集邮爱好者的一座精神家园,成为我市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集邮文化”特色教育已经成为三水湾小学的一个响亮的教育品牌。
邮票是国家的名片,每一枚邮票都在述说着一个故事,而相对于外界的浮躁环境,欣赏品味邮票更可以让人心境安宁而学识丰富。卜校长考虑到如今的孩子社会接触面较窄,扩大视野的机会少,而品种内容丰富的邮票正好可以带给学生怡情益智、开阔视野的机会。在三水湾小学的语文课上,老师以邮票为写作题材,在上《赤壁之战》一课时特地收集了三国邮票;体育课上,老师们用邮票讲解奥运历史;而乡土课上,老师们拿出的是有关南湖的邮票。另外,我们的“南湖少儿邮局”成为了孩子们体验社会实践的基地,邮局局长、工作人员可都是孩子们通过公开竞聘上岗的,而每周二中午更是他们为全校师生服务最忙碌的时候……
卜校长为了提高学生的集邮水平和鉴赏能力,经常邀请邮票专家们前来开设讲座,除了传授有关欣赏和收集邮票的知识外,还传授邮票的设计和制作知识;为了激发学生的集邮兴趣,学校还经常组织学生参观和制作各类邮展,写观展和参展体会,举办集邮故事演讲比赛。这些讲座和竞赛既拓宽了经常处于“家和学校两点一线”生活范围的学生们的视野,促进了他们知识素养的积累,也提升了他们的审美能力和生活情趣,同时更锻炼了学生的设计和创新能力。为了方便学生们交流集邮心得,学校还建立了集邮网站,利用午间活动时间开通集邮知识讲座《大话集邮》,播放集邮相声和小品等。网站也为学生们发表集邮征文和小制件等学习作品提供了舞台。
作为三水湾小学的校长,她把集邮作为一种得天独厚的教学资源进行开发,把集邮作为学校发展的一个特色文化去营造,集邮文化活动不仅拓展了学生们的知识面,陶冶了他们的情操,丰富了他们的情感,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放眼世界,学着飞翔。
亲近自然,播撒梦想的种子
在三水湾小学校园东侧,有一块新近拨入的空地,“让校园每一个空间都赋予教育的内涵”,成为卜海峰校长开发和设计这两亩三分自留地的立足点,经过反复的论证,她确定了以“生活文化”为背景,结合劳动教育、生活教育、校本课程、综合实践课程的一项学校特色教育教学工程。以课题研究为引领,开展了数十个课题研究方案,开辟了数十个特色实践园。在名果园里,学生们了解了凤桥水蜜桃、马桥黄花梨等家乡有名的水果,他们种下桃树,春天看桃花,秋来品桃子,再开一场桃花诗词会;在桑树林中,学生们种桑养蚕,看蚕宝吃叶吐丝结茧的神奇过程,遥想当年的丝绸之路;在孩子们的小花圃里,他们种下凤仙花和芭蕉,遥想古人用凤仙涂染指甲,在寂寞中听取雨打芭蕉的独特意境;在蔬菜地里,让平时难得亲近土地的城里孩子自由地翻弄泥巴,播撒种子,剥着自己种出来的大豆,割着自己种出来的蔬菜,烧起了香喷喷的野米饭,体验着土地回报的神奇收获。
“听过不如看过,看过不如做过。”这也正是新课程所极力提倡的教学方法。通过整合校园内的土地资源和土壤改良,学校结合这一独特优势编写了自己独有的校本课程——《常见的蔬菜》、《大萝卜小萝卜》、《嘉兴的名果园》等课程。体验生活实践的快乐,感悟生活文化的内涵,这样的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们极大的兴趣和信心,他们主动收集珊瑚、雨花石等物品帮助金鱼建立舒适的生活环境,还共同研究发明了“鱼缸过滤器”,一举夺得全国青少年发明银奖。而观察蚕宝宝的蜕皮生长过程也让学生们明白了“春蚕到死丝方尽”一诗的含义,在写作文和对生活的理解上有了更深的认识…… 这种亲近大自然的快乐,对于城市孩子来说,与书本一样具有同样重要的教育意义。
老师们在教育中惊喜地发现,不知不觉间孩子们学会了照顾自然:葵花籽发芽了、豌豆花开了、桑树有新叶了、蜜蜂来采蜜了、小桃子太多了……每一点细节都那么富有情趣,用心体验的自然让孩子们不仅精神上有了对希望的寄托,更懂得了热爱自然万物,体会生命成长的可贵。在体验生活的同时老师们还精心设计了桃花诗会、遥望丝绸之路、品位茶文化、“春蚕到死丝方尽”等生活文化专题研究,完善了学生对周围的认知,起到了同化作用,把孩子已经展开的大脑“触须”强化并稳固下来,自然智能与其他智能相互作用,相互平衡。
自然是一片沃土,孩子们在上面翻弄泥土,播撒种子。卜海峰校长相信,他们播下的不仅仅是植物的种子,还有人生的梦想与希望。
做一个自觉而执着的教育者
在十年的教育管理工作中,卜海峰校长恪守教育的本质,明确自己的职责,努力做一个自觉而执着的教育者。
她努力使自己成为学习型教师。近年来先后参加了嘉兴市骨干教师培训班,全国陶行知课改研讨班,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改研修班,在不断的学习中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提升了教育教学理念。先后被评为市“教科研先进个人”;市“课程改革先进个人”。作为嘉兴市美术教育学会会员,她始终对美术教育情有独衷,积极探索充分展现学生个性、多维度体现美术价值的美术课堂教学模式,在不断的实践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同时作为校长,她努力使自己的业务水平更具有前瞻性、示范性、全面性。在学校管理、德育等多个领域的研究中也有好的收获。美术论文《论小学美术教学中美的体验》在全国美育研讨会上交流、美术论文《情境.过程.意识》获市二等奖、美术论文《谈小学高段美术教学中的超绘画性目的》获区一等奖、并主持完成了两项市级美术课题的研究工作。2003年论文《以发展为本、促特色办学》获省课程改革研究论文一等奖。2006年《以“发展为本”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获区政府教育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其他论文如:《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在市陶研会论文评比中获市一等奖;论文《尊重:今日校长应重点开发的资源》在《中小学校长》杂志中发表;论文《创设生活化的情景、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省《教育信息报》发表;论文《思维过程与设计意识》在省《教学月刊》中发表;《校本课程:没有围墙的教育》发表在《嘉兴教育》等。特别在新课程的学习中,她还积极组织进行了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的工作,撰写的《以发展为本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课题得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肯定,列为省级课题。
十年中,三水湾小学踏着坚定的步伐在前进,逐步形成了以“人的发展”为核心,“全面加特色 ”的特色品牌学校办学观。努力营造学习型、文化型的校园文化,突出了“科研兴校”,2004年成为嘉兴市教科研基地。学校有10多个省、市、区课题获奖,100多篇论文发表、获奖,造就了一支优质师资队伍,促进了教育质量的提高。其中省级课题《小学作文合作教学模式研究》荣获嘉兴市基础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区级课题“以发展为本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荣获区人民政府颁发的优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近三年来,通过有效的校本培训,学校培养市级、区级学科带头人5人、20多名校级教学骨干等,学校获得了全国青少年集邮示范基地、嘉兴市嘉兴市雏鹰红旗大队、市文明单位、省卫生先进学校、市“园林单位”、嘉兴市“三八红旗集体”、嘉兴市语言文字示范学校、等30多项先进荣誉。学校大队部被评为“市级红旗大队”;“全国东西部红领巾手拉手百万图书传真情”系列活动先进集体;“全国少年儿童心中有祖国,心中有他人”主题活动先进集体;道德两难情景的德育课题研究获市教育研究成果二等奖。各类教学竞赛有全国中小学写作教育杰出单位奖;省、市、区合唱比赛金奖;省硬笔字模写字比赛先进学校;省诚信征文团体优胜;市排球比赛男子第一;市排球比赛女子第一;市少儿足球比赛第一;昆虫标本制作比赛一等奖;区乒乓比赛团体第一。
卜海峰校长作为教师,在学习中、研究中成为新课程的排头兵、领航人;作为校长,在她的带领下,人文、创新、特色成为三水湾小学腾飞的亮点,引人瞩目。
今天,当你走进三水湾小学,那满园郁郁葱葱的绿色,曲径通幽的小路,精致的园中小景和孩子们充满创造性的“自留地”,一定让你不由地回到纯真的童年。美丽的校园里,孩子们在琅琅的书声和欢笑声快乐成长,师生们在各自的岗位创造着自我的价值,学校在教育的积淀中,形成一份独特的学校文化,并不断地发展着。这就是卜海峰校长工作了十年的三水湾小学,一个放飞童年梦想的校园,一个她梦寐以求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