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欢游转眼惊心

(2007-10-23 21:18:02)
标签:

我记录

情感空间

欢游

物是人非

抱愧娘亲

静心

分类: 纪念文章
    重阳节前一日梦中忽见慈父。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自从父亲离去后,这已经是我第四次梦见父亲了,记得有两次梦见父亲的情景异常清晰。醒来后都记得很清楚,虽说心里依旧很酸楚。躺在床上,眼角分明已有点点泪痕。父亲,寒假回家,我拿什么来慰籍您那企盼良久的心灵?

    重阳那日电话回家问候母亲,得知母亲身体状况也不是很好。母亲关心子女甚于关注她自己。这一两年,由于年老体衰,母亲的听力已不是很好,平时面对面交谈还没有太大影响。然而电话中母亲已经听不大清楚我讲的话了。母亲没有说太多她的身体状况,只是关照我把工作干好,问我个人事情怎么说的,叮嘱我加紧把个人问题解决好。握着话筒,我良久无语……

    欢游转眼惊心。很多时候我只能不想很多,除了自责,我还能苛求谁呢?

    有时真怕母亲等不来她企盼良久的心愿早日实现,那样的话,我会永远抱愧娘亲的!终生心中都会得不到安宁……

 

    这学期搬了住处,心静如水。暗自庆幸,多了不少时间能够做自己的事情。

    最近忙着上课,下午也有另外的课。每天时间安排得很紧,想有点清闲时间画点画都不能。生活往往是具体而琐碎的,多上点课从另一个角度讲也好,尽可能多点收入。也是出于现实的考虑,特别是在外校代课。前几天还有老师问我带不带高考美术班的课。其实,如果课安排少一点,多做画或者哪怕看书研究做文章,后续力也会比上课强得多。文章就不要说了,如果时间充分,每年至少写出5—10篇有分量的论文应该是可以期待的。最近在看韦伯的《学术与政治》及高名潞的《另类方法另类现代》,深有感慨。不过韦伯的这本书可能是翻译的问题,不是很简练。高名潞主要阐述中国艺术欠缺方法论,我认为1980年代的中国艺术虽有理想主义的意味,但拷贝远大于原创。而1990年代的中国艺术又多了不少功利主义的色彩。到这10年来的国内艺术,艺术的创作可以用“生产”和“制造”来代替。生产的速度又远远短于一流艺术品应该具备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以很多画几乎就是花布头,不经看,更别说是经得起时间的检验了。偶尔时也翻看敏泽的《中国美学思想史》、徐复观的《中国艺术精神》,以前内心对此类传统美学有点排斥,其实关于传统知识,我们也还欠缺不少深度......可叹中国缺乏健康的学术环境。很多时候如果仅仅是学术上的争论倒是非常幸运的事了,更多时是学术与学术之外的人事在纷争。可恼的是很多人却是扯着学术的旗号,暗地里干着非学术的勾当。学术资源什么的被滥用和浪费已不消说了。中国绝大多数高校里学术及学术精神什么的其实是次要的,要紧的是利益而非其它。

    管不了许多了。唯愿能独善其身。早年的雄图大志已是没法多想。能保持自我的完善已是不错。回到画中的自我很是快意,我对自己的画还是很有信心的。现在我的想法是:深挖洞,广积粮,缓称王。这也是出于对自身状况的现实考虑。沉下心来深入思考做作品,争取先从架上绘画入手,逐渐过渡到我最想做的观念艺术。在武汉,缺少一个大家能志同道合一起做艺术的艺术环境也多少是个问题。虽然武汉在架上绘画方面的实力并不亚于西安,但是绝大多数武汉艺术家和川派画家一样,艺术目的性太强,作画功利性太盛。绝大多数艺术家作画的初衷都是冲着国内近几年发展势头良好的艺术市场去的,导致艺术变得非常肤浅庸俗。这是非常令人遗憾的事。某种意义上,武汉追求纯艺术特别是观念艺术的小环境还远不如西安。在西安,至少还有相西石、岳路平他们一帮人在不停地折腾做艺术活动呢。OPEN行为艺术活动延续了好几年,也坚持下来并在外界产生了一些影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