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姐妹>的又十种说法

(2008-01-30 22:53:58)
标签:

杂谈

 

关于《姐妹》的又十种说法

 

这部小说写出了人性的恶,以及美好生活被粉碎的景象。

——谢有顺(著名青年评论家,中山大学教授、博导)

 

书中叙事口气有点油腔滑调,我还以为是王朔跟大师合作的呢。

——夏敏(集美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

 

小说的创作意图非常好,从民间底层的标会来反映社会的变迁。但书的节奏进展比较缓慢,应该在头30页就抓住读者。

——王予霞(集美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

 

感觉吴大师有一种布道的情结。

——何况(著名作家、原共军上校)

 

我总体的感觉,和他的《九号房》比,《姐妹》没有非常大的进步。读完后,我觉得可以砍掉10万字。

——萧春雷(著名作家)

 

和《雕版》、《九号房》比起来,吴尔芬的《姐妹》比较符合他的个性,有很多语言是他生活中的语言,这是一个进步。

——杨天松(评论家)

 

哎呀老兄弟啊,你的书是越写越厚啊。

——徐林(《人民日报》驻厦记者)

 

小说的选材非常好,体现了客家风情,故事情节始终紧扣桃花。

——赵国臻(集美大学文学院教授)

 

百感交集,让人心酸。

——黄强(连城县广播电视台台长)

 

《桃花劫》这个书名更适合这本书,因为它更直接,而且表现了书里的人物关系。

——徐玲玲(《炎黄源流》编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