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的所有钢琴比赛结束了,我和女儿终于可以放松。参加比赛的目的是锻炼小孩,钢琴比赛只有短短的两三分钟,对训练心理素质很有帮助,临场的应变,女儿是一场比一场进步。
小孩的心理在这种高压力下慢慢适应,能平静面对以后的任何考试和竞赛。这是我暑假让女儿参加比赛的初衷。总结今天早上的比赛,有两点是以后我要做得更细的,第一是比赛的时间,像女儿这样非比赛型的选手,我应该故意晚点,让她下午比赛。第二,临场的心理辅导。女儿在比赛前看到别的选手弹两首曲子,她心慌了,以为自己弄错了,心乱了,尽管当场告诉她规定一首或两首的,也跟说别人的两首或许都是垃圾,比不上你的一首。如果这种情况早预料,在家已经做好思想工作,效果肯定比当时做好。
比赛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小孩学会如何处理学习与玩耍的关系,这个假期我基本放手了,她说不练琴,我马上同意不加阻扰,她的事情她自己安排,她告诉我只是尊重。常年累月的练琴可以锻炼她的意志力,她每次遇到困难该如何处理,这些方法在她日后的生活中遇到,她会知道方法,而且她要学会如何面对挫折,承担结果。
她每天练琴有四五个小时,今天比赛后的评语是她要更深刻理解曲子每段的内涵,这样的评语我是绝对不会责怪她的。我犹豫着是否换老师,换老师意味着不让她考音乐附小了,小孩的命运和福气是上天安排的,换老师的欲望越来越强烈,老师的水平和态度对小孩的影响很大,老师很爱女儿,把她带到家里练琴,一去就是一整天,我怀疑老师的上进心没有以前强,所以她过去培养了很多音乐人才,个别学生比赛获奖,可是近年来老师的学生除了我们积极比赛,其余的都不肯参加,老师对待比赛的态度儿戏,不会通过比赛深入地讲解,只有一个评价练得少,别人不知道,女儿的练琴时间在全中国的小孩里面肯定不算少的,是否更应该通过别的方法如讲解一下曲子的内容,或者这首她不能理解,挑选适合她的曲子,更能发挥她的水平的,而不是单一地纯粹地批评。
我爱我的女儿,我只希望她在比赛的过程中得到人生的收获,除了奖项以外的人生经验。现在她也在写比赛总结。我希望她的童年生活充满乐趣。
发表于:2008年8月6日 11时53分40秒我写在我的QQ空间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