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局全本全注全译《茶经续茶经》存疑数例
(2020-09-09 21:02:27)
标签:
杜斌中华书局全本全注全译茶经续茶经 |
分类: 文泱茶论 |
上个月陪妈妈去中关村医院按摩治疗,时带一册杜斌译注中华经典名著三全本《茶经续茶经》(中华书局,2020)在等候时翻读。
〇校勘,如第655页引《侯鯖录》“康山谷帘泉”,“山”字显然系“王”字之误。庐山康王谷,夙享大名。庐山桃花源是战国时期楚王宫后裔康王避秦乱而藏身宝地,又名康王谷,在今江西九江市星子县,是庐山名胜之一。
〇断句如第237页:瓯泛翠涛,碾飞绿屑,不藉云腴,孰驱睡魔作《茶谱》?
按此句宜读作:瓯泛翠涛,碾飞绿屑;不藉云腴,孰驱睡魔。作《茶谱》。“睡魔”下必须断句。杜译注本“作《茶谱》”后加问号,尤其莫名其妙。岂可“孰驱睡魔作《茶谱》”作问句连读?
〇译文如黄叔琳《续茶经序》“盖君素嗜茶,令崇安时,武夷隶其县境,仙石贡品甲于宇内。”第152页将“仙石贡品甲于宇内”译为“仙石贡品为寓内第一”。以“寓内”译“宇内”,译“宇内”为“寓内”,不可思议。“仙石贡品”,各本作“仙山贡品”。
〇又如第459页引《雪庵清史》“释滞消壅,一日之利暂佳”。同页注5:释滞消壅:解除郁闷,消散积淀。第460页译作:饮茶可以解除郁闷,消散积淀,短时会感觉舒服。
第595页引《侯鯖录》綦毋焸作《伐茶饮序》:释滞消壅,一日之利暂佳。
第595-596页译作:解除郁闷,消散积淀,一天都会感觉舒服。
〇又如,第458页《五之煮》引顾元庆《茶谱》:煎茶四要:一择水,二洗茶,三候汤,四则品。
译文:一是选择水,二是洗茶,三是候汤,四是择品。
请问,这样的译文有什么意义吗?
顾元庆《茶谱》对“择品”的解说是:凡瓶,要小者,易候汤,又点茶注汤有应。若瓶大,啜存停久,味过则不佳矣。茶铫、茶瓶,银锡为上,瓷石次之。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熁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他处者,或薄或色异,皆不及也。(方健《中国茶书全集校注》第662-663页)
没读过顾元庆《茶谱》的,很难根据这译文揣测“四要”的内涵,尤其是“择品”所指了。
又,方健《中国茶书全集校证》对《续茶经》资料详加考订溯源,比如“七之事”,诗文笔记大量出自《广群芳谱》《渊鉴类函》《古今合璧事类备要》的,均考其原始出处及转引出处,加以论证说明。三全本《茶经续茶经》不知参考,错失机会。
抉择正确的例子,如前述《四之器》引谢肇淛《五杂俎》:宋初闽茶,北苑为最。当时上供者,非两府禁近不得赐,而人家亦珍重爱惜。如王东城有茶囊,惟杨大年至,则取以具茶,它客莫敢望也。(第401页)“王东城”,杜斌点校《续茶经》说王是王旦(957-1017)。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