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平县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北部,东界施秉县,南接台江县、凯里市,西连黔南州翁安县、福泉市,北邻遵义地区余庆县。辖9乡5镇243个行政村,总人口36多万。黄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文资源积淀深厚。也是少数民族群居的地方。
舞龙在起源于中国的传统舞蹈。舞龙和舞狮,古时是在一年中的大型节日里面节目之一。随着华人移民到世界各地,现在的舞龙文化,已经遍及中国、台湾、香港、东南亚,以至欧美、澳大利亚、新西兰各个华人集中的地区,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标志。世界上凡是有华人居住的地方都把“龙”作为吉祥之物。在节庆、贺喜、祝福、驱邪、祭神、庙会等期间,都有舞“龙”的习俗。那么在国内,想必很多地方都会有舞龙的习俗了吧!比如小潘的家乡黔东南,比如我们苗家里的草龙,灯笼等。
今年的第九届龙灯大赛于2012年2月1日在黄平县成新州镇上举行。来自9乡5镇以及县里其它部门的龙参加了此次游行和表演。而小潘也恰好休假回家过年,那天特地去了现场观看,顺便抓拍了游行和舞龙表演的热闹场面。
黄平县的舞龙表演中,当然少不了当地少数民族身着民族的盛装表演了。在有少数民族的乡镇的龙队里,总会看见身着少数民族服装的妇女;而在没有少数民族的乡镇,一样会穿着喜庆的服装,其乐融融的参加了此次游行和表演。在龙的设计方面今年比往年更漂亮,而少数民族的游行队伍里也更多的展现了民族特有的习俗和风情。比如苗家的芦笙,板凳队伍,还有拖拉机开着的打糍粑场面;织布,拉线场面;更有挑粽子等等。而革家人也穿起了她们的民族盛装,吹着芦笙走进了舞龙的会场。
嗨,我的朋友们,还等啥,跟着我的镜头一起去观看龙灯大赛的游行场面去吧!感受浓郁的民族风情。

▲2、公安武警在前面开路!整个场面无比威武。

▲3、

▲4、警察在前面开路。

▲5
“少翁”,游行的队伍在公路中间开始舞龙了起来。龙头跟着龙宝转,引来现场观众阵阵喝彩。

▲6、休息下,看看前面的舞龙。

▲7、革家人也跟随队伍里。

▲8、板凳队伍在前面带路,身着苗族盛装的姑娘紧跟其后。

▲9、革家人的汉子们吹起了芦笙。。

▲10、哈,特地抓拍我的姐姐!

▲11、苗家队伍。

▲12、扛牌子的男人。

▲13、执勤的特警。

▲14、游行中还不忘看看手机短信。

▲15、挑花的队伍。

▲16、搞笑的老汉背媳妇。

▲17、“爷们?娘们?”

▲18、瞧瞧多认真。。

▲19、革家姑娘真漂亮。。。

▲20、背部也很漂亮。他们的衣服都是经过手工蜡染而成。

▲21、吹芦笙的苗族妇女。这可不是假吹哦,小潘在现场听到动人的芦笙曲子。

▲22、革家汉子的头型,酷!

▲23、长者带路,小姑娘巧手的舞姿也很迷人。

▲24、且兰旧州, 黄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文资源积淀深厚。有文献可考的历史2500多年,其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旧州多次为历代州、郡、府所在地,曾为战国的且兰国。而这次旧州代表队也获得了龙灯大赛的冠军。祝贺他们!

▲25、腰鼓队。

▲26、龙头

▲27“穿越龙身”,传说穿越龙,能驱除病魔,同时带来健康和财富。

▲28、芦笙队伍。

▲29、风姿摇曳的百褶裙。

▲30、芦笙吹起,顺便跳一段芦笙舞蹈。

▲31、苗家姑娘也很美丽。

▲32、现场观看龙灯的观众。

▲33、现场观看龙灯的观众。

▲34、板凳队伍。

▲35、红绸缎的大娘们。。。

▲36、苗姑娘。

▲37、县领导在给龙队发红包,给龙挂红绸缎。

▲38、“板凳姑娘”

▲39、散糖果的老大妈。。

▲40、苗家芦笙队伍。

▲41、苗家芦笙队伍

▲42、给县领导献红丝缎。

▲43、舞龙

▲44、打粑粑!散糖果!

▲45、踩高跷的队伍来正走过来。。

▲46、龙灯大赛会场表演。

▲47、挑花的队伍在候场。。。
歌曲《芦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