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妃墓前感受壮美的日出
对于陈妃墓,我之前没有太多的了解,只是在去锦溪之前浏览了相关的资料。但对这个地方,我却产生了奇妙的幻想。查看了相关历史典故,更让我对陈妃的神秘产生了兴趣。所以我决定来锦溪,一定去五宝湖中看看陈妃墓。可惜当临近陈妃墓,却未能走进,划着小船环绕而过。
次日凌晨6点,在太阳东升之前,我与摄友来到了传说中永远不会被淹没的陈妃墓对岸。不为抓住晨曦中那一片彩霞,只盼望见早晨里梳妆打扮的陈妃。然而我等凡夫俗子,怎能有幸遇见呢?所以我只能用镜头收录陈妃墓前的那片彩霞。
你可以用飞燕玉环的美貌庸俗的形容陈妃的容颜,也可用长袖飘飘、舞姿曼妙来为她倾情泼墨,但你绝不会想到这样美丽而又能歌善舞的女性还是一位仗剑持缨、驰骋于抗金疆场上的巾帼英雄!比之飞燕玉环的妩媚,陈妃所具有的美是其独具的刚柔兼济!
历史上没有哪位宠妃像她一样能放弃宫中的安逸生活而奔赴抗敌前线,可她却满面春风,为可以驰骋沙场而激动,为可以一展报国之志而欣慰。于是,俊逸的桃红马、洒脱的戎装、锋利的三尺长剑,陈妃伴着孝宗策马于抗金队伍中。当因为一个胜利,赵昚忘忽所以时,她委婉的提出要高瞻远瞩,以迎取下一个胜利;当因为一个失败,赵昚无比沮丧时,她好言劝慰,相信战事一定会有转机;当有危机突现时,她奋不顾身擎剑护主……她的言行如温风滋润着夫君的心,可她却被连日的奔波压垮了,美丽的姿容日渐憔悴,终于,她重疾缠身,走到锦溪的五保湖时就再也支撑不住了,于是长眠于五宝湖中。
也许是她芳年早逝,也许因为她曾用自己手中的长剑陪夫君撑起了半壁江山。以至于孝宗在她去世后修水冢、建寺庙、改地名的举动,可见孝宗对她宠爱是如此深厚!
回头想到如今世人的婚姻嫁娶,随着人的物欲上涨,社会发展趋势,物质享受的膨胀,两个相爱的人,却很多时候是先建立在物质的基础上。
到如今,我们是否也可以情深,我们是否也可以相伴?

▲图【2】陈妃香消玉碎后,孝宗为爱妃做了三件事:一是为陈妃在五保湖上修建一座水冢,让仗剑伴他支撑河山的爱妃长眠在这秀美高雅的湖泊中。孝宗定然认定天子是龙,龙是水中之王,陈妃的芳冢岂能得不到水的关爱?具说不管八百年来五保湖的水如何泛滥,却从来没有淹没过这座水冢,呵护她永远清秀脱俗的静卧在水中。

▲图【3】小渔船划过,柴油机发出“叮铛叮铛”的响声,希望没有打扰到妃子的心情。

▲图【4】五宝湖畔莲池,孝宗在陈妃墓对面建一座莲池禅园,请弥勒佛和韦驮菩萨保佑她的芳魂;孝宗还亲手植下龙柏、银杏、罗汉松三种风水学中的宝树陪伴她的芳魂。这是他为陈妃做的第二件事情。

▲图【5】 三是把锦溪更名为“陈墓”,这一改就是八百余年!直到1992年才恢复锦溪故名。

▲图【6】我很喜欢行走在这里,偶尔看见湖中有鱼在跳跃,偶尔看见天鹅从身边飞过,喜欢锦溪的清晨,如诗如画。

▲图【7】停于湖中的小船,还在沉睡。

▲图【8】如画的小路,不得不说,我迷失在这里了。

▲图【9】

▲图【10】

▲图【11】五宝湖上,早已行船急走,新的一天被穿梭的渔船拉开了帷幕。祝福锦溪,祝福这里善良的人们。

▲图【12】小路。

▲图【13】工作忙。

▲图【14】朝霞红。

▲图【15】

▲图【16】宁静的湖边,居民还没有开门。

▲图【17】晨光

▲图【18】小桥流水人家。

▲图【19】

▲图【20】晨光独钓。有人说摄影如钓鱼,要耐得住孤独和寂寞,我同意,两者都属休闲健康活动。我深有同感。早晨,我站在桥头跟一个垂钓的人闲聊。我在等待渔船靠近陈妃墓,想来一张晨曦中的小渔船,而他在等鱼儿上钩,一边抽着烟,一边跟我聊着他钓鱼的乐趣。我想:在追求好照片的同时,我们是否更应该细心去品味拍摄过程中的乐趣。

▲图【21】我走进文昌阁,再望陈妃墓。然后悄然的转身离开,只怕再按快门,惊醒了这位因战争而积劳成疾的佳人的梦。
▲《寒鸦戏水》-古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