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苗乡之情--记录我家乡的民族服饰

(2011-10-24 10:30:26)
标签:

黄平县

美人的故乡

手工刺绣

苗寨

民族服饰

潘昶永

分类: 贵州生活记录

苗乡之情--记录我家乡的民族服饰

苗乡之情--记录我家乡的民族服饰 

    我是苗乡之子,生在苗乡,长在苗寨。20岁之前没走出大山,20岁之后,我来到了目前所在的城市--上海。虽然如今生活在钢筋水泥的都市,但梦里,总会回到那宁静的山村,感受秋的丰收,冬的寒冷。

    我的家乡坐落在贵州省黔东南州黄平县的一个偏远山村。虽然公路如今早已实行村村通,但真正从凯里市开车到我的家,路途的颠簸还是很累人,特别是通往村里的小路,坑坑洼洼,坎坷不平,每次回家都感觉很累。

    然而也因为交通的不便,这里的人们依旧过着淳朴的生活。早上依旧看见炊烟袅袅,晚上依稀看见赶牛回家的的老人。没有西江苗寨的商业气息,所以也没有夜夜笙歌的热闹,夜晚的山村里,总是很宁静,偶尔能听见村里的狗在叫,晨曦总能听见公鸡在打鸣。

    在我认识的的朋友中,他们总喜欢问有关贵州的民族风情和苗寨的一些生活习性。在这我就简单说些苗族的居住环境和民族服饰吧!

    我家乡都习惯盖木头房子,一般是两层,而如今因为公路的开通,砖房也开始出现。但还是木楼在主导地位,因为山里有树木,再加上村里人习惯于木头盖的房子。所以鸟瞰我的村落,总看见瓦房木楼居多。

相对砖房,木楼能居住时间比较长久,而且修好的房子冬天不会太冷,夏天不会太热,常住的房子也不会潮湿。

    我的母亲她们所穿的衣服都是自己亲自织布、刺绣、上色、然后拿到裁缝店里做成的。也因为衣服上了色,做好的衣服是不可以拿去洗。而且除了红白喜事和重大节日外,基本上不会拿出来穿。

而银饰是我们苗家最看重的装饰,对于有钱人家,总会买白银,拿去银饰店里加工,做成头饰(银帽)胸前的挂件,腰带等。

    苗家妇女的百皱裙是最麻烦的裙子,首先用蚕丝织布,做成布匹后染色,接着在布匹上刺绣,用于裙子底下一段。买上等的布料做中间一段,一般都经过穿针走线,然后用一种作料浸湿。等干了再抽走之前穿的线。最后摇摇晃晃的百皱裙就好了。当然小潘只是小时候看见母亲做过而已,具体操作还是很繁琐,复杂的。

    好了,不专业的我还是少说吧!还是用图片来说明吧!

苗乡之情--记录我家乡的民族服饰
图【2】苗寨风光

 

苗乡之情--记录我家乡的民族服饰
图【3】村里小路


苗乡之情--记录我家乡的民族服饰
图【4】盖瓦


苗乡之情--记录我家乡的民族服饰
图【5】乡长家


苗乡之情--记录我家乡的民族服饰
图【6】窗户


苗乡之情--记录我家乡的民族服饰
图【7】窗户


苗乡之情--记录我家乡的民族服饰
图【8】合影

苗乡之情--记录我家乡的民族服饰
图【9】 要说刺绣,应该是我们苗家的最繁琐,90多岁高龄的老奶奶身上穿的盛装,那是她花了大半辈子一针一线的刺绣出来的。而且刺绣的图案,线条的颜色,排序都非常有讲究。


苗乡之情--记录我家乡的民族服饰
图【10】伯母身上穿的盛装,所用的布料是经过经过染色,烟熏,再加上几次拿在石板上用木头锤子不停的敲打,才成为如此透亮的衣服。小时候每到秋冬,农忙过后,总会听到村里传来“嘀嗒,嘀嗒”的敲打声,那就是村里的妇女在做盛装了。偶尔看见某家久久冒浓烟,那是他们用香木的叶子来熏衣服。而最让我想纳闷的是,为何敲打这么多次,母亲的回答是:为了更透亮,更直。就连头上的帽子也是很多块经过染色,烟熏,敲打所做出来布料。


苗乡之情--记录我家乡的民族服饰
图【11】伯母


苗乡之情--记录我家乡的民族服饰
图【12】合影


苗乡之情--记录我家乡的民族服饰
图【13】整理衣裳


苗乡之情--记录我家乡的民族服饰
图【14】整理衣裳


苗乡之情--记录我家乡的民族服饰
图【15】脖子上,挂的银饰,腰带上的银饰,也都是经过银匠压模,链接,手工做出来的。如今生活在城市,也经常看见许多苗女在卖银饰。但我不得不说,基本上都是假的。如果你只是想图个好玩,可花十几块买来戴着玩,真的银饰还是不太便宜。


苗乡之情--记录我家乡的民族服饰
图【16】母亲

 

苗乡之情--记录我家乡的民族服饰
图【17】头饰


苗乡之情--记录我家乡的民族服饰
图【18】腰带上的银片,上面浮雕着龙凤,花等动物植物。而悬挂的基本上是以铃铛为主。当新娶得新娘,身着盛装,银饰,你总听见清脆的银子敲击声,还有铃铛的声响,那是最让人陶醉的声音。


苗乡之情--记录我家乡的民族服饰
图【19】腰带


苗乡之情--记录我家乡的民族服饰
图【20】胸前戴的大圆盘,垂钓的是古时候的钱币。每次看见这些银饰,我总想是现代人仿古,还是古时候苗族老银匠就已经想到拿钱币来做银饰了。


苗乡之情--记录我家乡的民族服饰
图【21】苗家妇女的百皱裙的前后都加上一块长布,布料上也刺绣。而且都是手工刺绣。可想而知整套的苗族服装,将要花多少时间和精力来完成。而每家每户,只要家里有女儿,母亲基本上都会在忙碌农活之外,抽空来刺绣,为女儿做嫁衣。


苗乡之情--记录我家乡的民族服饰
图【22】衣服后背,手工刺绣。

    而今,小潘在考虑一个问题,当我们苗族人不断的接受外来文化,许多母亲也不再对自家女孩子刺绣的要求

。特别是机械发展飞速的今天,已经看见了很多机械刺绣。那么某年以后,我们真正的苗家手工刺绣是否会失传呢?


苗乡之情--记录我家乡的民族服饰
图【23】百皱裙


苗乡之情--记录我家乡的民族服饰
图【24】我家的大公鸡 


苗乡之情--记录我家乡的民族服饰
图【25】小女孩,帽子也是刺绣的


苗乡之情--记录我家乡的民族服饰
图【26】绣女,如今在村里会刺绣的女孩子不多了。真希望我们苗家的女孩,特别是80后,90后甚至00后都学会刺绣。


苗乡之情--记录我家乡的民族服饰
图【27】小康,有范儿。


苗乡之情--记录我家乡的民族服饰
图【28】小美,依旧可爱。

    下次回家,得让伯母教这两个小丫挺刺绣,希望她们长大了,也能继承老奶奶的刺绣技术。


苗乡之情--记录我家乡的民族服饰
图【29】姐弟乐呵呵。

苗乡之情--记录我家乡的民族服饰
图【30】小桃花


苗乡之情--记录我家乡的民族服饰
图【31】房前屋后的小路。

【歌曲】《美人的故乡》、演唱:阿幼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