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业情况
1.1原材料价格上涨
轮胎的两种主要原材料橡胶和炭黑今年上半年都出现价格大涨态势。
今年以来,全球胶价屡创新高,上涨幅度为大多数人始料不及。在天然胶供应趋紧的同时,车辆制造和全球橡胶制品生产能力向中国转移,明显地刺激了天然胶消费的提高,这种橡胶需求的刚性增长又加剧了橡胶价格的增长。天然胶价格已经达到近20年以来的最高点,合成胶的价格也持续走高。
2005年下半年以来,炭黑生产主要原料煤焦油价格大幅上涨,一度还出现了有价无市的现象。随着焦化企业煤焦油加工能力不断扩大,今后炭黑用煤焦油供应紧张的局面将长期存在并可能进一步加剧。
橡胶和炭黑价格增长,降低了轮胎行业的盈利能力,使行业企业受到了不同程度影响,有数据显示,上半年轮胎行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21.26%。据山东省橡胶工业协会介绍,山东省约8成斜交胎企业出现亏损,众多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生产子午胎的大型企业虽然形势稍好,但成本也在巨幅上升,企业不堪重负。据计算,我国年产规模在500万条的轮胎企业,胶价上涨将使成本增加1.5亿元以上,远高于企业上年的利润。虽然许多厂家已经调高了产品价格,但远不能抵消胶价上涨带来的成本增加。大多数轮胎企业老总对今年的收益都表示不乐观。轮胎上市企业年报显示,随着轮胎工业的高速发展,各轮胎企业对相关资源的依赖与需求越来越大,供需矛盾在近年内较难缓解,这将成为今后影响上市公司业绩的重要因素之一。
1.2产销量增加
虽然面临着原材料价格上涨得不利局面,但上半年轮胎产量仍不断加大。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国汽车产量为389万辆,同比增长27.8%,对轮胎需求显著增长。从中国橡胶工业协会250家会员单位统计情况看,1~6月份轮胎总产量同比增长13.9%,据43家会员企业统计,上半年轮胎产销呈增长态势,综合外胎产量8814万条,其中子午胎5732万条,子午化率65%,斜交胎呈现负增长,产量继续下降;实现出口交货值142亿元,同比增长25.6%,其中子午胎出口交货值达到107.2亿元,同比增长30.7%;出口交货量3781万条,同比增长13.5%,其中子午胎出口3045万条,同比增长25.82%;实现销售收入404亿元,同比增长23.17%,其中子午胎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9.3%。
据预测,2006年国内共需工程胎260万条,其中配套工程胎需求量为50万~60万条,替换胎需求量约200万条。往年,我国工程胎约有25%出口,但这两年出口比例不断增大,今年有望达到100万条。这样,国内外两大市场的需求总量将达到360万条。
1.3工程胎成为盈利主要品种
工程胎目前还处于供不应求的阶段,尤其是巨型工程轮胎全球缺货。由于中国、俄罗斯、印尼及北美等对煤炭、铁矿、铜等需求巨增,造成全球大规格工程胎严重短缺。尤其是矿用自卸车用大胎市场需求激增,使全球制造企业措手不及。米其林、普利司通、固特异三巨头工程胎产能也受到市场的严重挑战,开足马力生产仍远远满足不了需求。在此背景下工程胎投资方兴未艾。米其林的大坎普厂将于2007年二季度投产,最终产能为5.5万吨,即年产工程胎4万~6万条;普利司通的下关厂扩产项目到2006年底才能竣工;横滨尾道厂第一条工程胎计划于今年11月下线,待2009年该厂完成二期建设后,每月生产工程胎的耗胶量将由目前的1100吨增长到1620吨,即年产量近2万条。上述项目完工后,全球工程胎年产能可望增加10万条以上。但由于生产出产品尚需一段时间,所以在未来18~36个月内,全球性的工程胎短缺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