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happylaogeda
happylaogeda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0,255
  • 关注人气:28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成本上升 上半年步履维艰的轮胎行业

(2006-09-14 12:06:01)

1、行业情况

 

1.1原材料价格上涨

轮胎的两种主要原材料橡胶和炭黑今年上半年都出现价格大涨态势。

今年以来,全球胶价屡创新高,上涨幅度为大多数人始料不及。在天然胶供应趋紧的同时,车辆制造和全球橡胶制品生产能力向中国转移,明显地刺激了天然胶消费的提高,这种橡胶需求的刚性增长又加剧了橡胶价格的增长。天然胶价格已经达到近20年以来的最高点,合成胶的价格也持续走高。

2005年下半年以来,炭黑生产主要原料煤焦油价格大幅上涨,一度还出现了有价无市的现象。随着焦化企业煤焦油加工能力不断扩大,今后炭黑用煤焦油供应紧张的局面将长期存在并可能进一步加剧。

橡胶和炭黑价格增长,降低了轮胎行业的盈利能力,使行业企业受到了不同程度影响,有数据显示,上半年轮胎行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21.26%。据山东省橡胶工业协会介绍,山东省约8成斜交胎企业出现亏损,众多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生产子午胎的大型企业虽然形势稍好,但成本也在巨幅上升,企业不堪重负。据计算,我国年产规模在500万条的轮胎企业,胶价上涨将使成本增加1.5亿元以上,远高于企业上年的利润。虽然许多厂家已经调高了产品价格,但远不能抵消胶价上涨带来的成本增加。大多数轮胎企业老总对今年的收益都表示不乐观。轮胎上市企业年报显示,随着轮胎工业的高速发展,各轮胎企业对相关资源的依赖与需求越来越大,供需矛盾在近年内较难缓解,这将成为今后影响上市公司业绩的重要因素之一。

 

1.2产销量增加

 

虽然面临着原材料价格上涨得不利局面,但上半年轮胎产量仍不断加大。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国汽车产量为389万辆,同比增长27.8%,对轮胎需求显著增长。从中国橡胶工业协会250家会员单位统计情况看,16月份轮胎总产量同比增长13.9%,据43家会员企业统计,上半年轮胎产销呈增长态势,综合外胎产量8814万条,其中子午胎5732万条,子午化率65%,斜交胎呈现负增长,产量继续下降;实现出口交货值142亿元,同比增长25.6%,其中子午胎出口交货值达到107.2亿元,同比增长30.7%;出口交货量3781万条,同比增长13.5%,其中子午胎出口3045万条,同比增长25.82%;实现销售收入404亿元,同比增长23.17%,其中子午胎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9.3%

    轮胎产量的增加带动了对原材料需求的增加,炭黑同比增长13.9%,上半年会员企业橡胶消耗达到111.9万吨,同比增长20.23%。尤其上半年我国橡胶原料进口量大幅增长,且复合胶、合成胶的进口增长势头远远超过天然胶。具体来说,上半年我国共进口天然胶72万吨,同比增长13.2%;进口总额为12.7亿美元,同比增长68.2%;进口平均价为1764美元/吨,上涨48.6%。上半年,我国共进口复合胶19.2万吨,同比增长65.2%。上半年,我国共进口合成胶67.2万吨,同比增长29%

据预测,2006年国内共需工程胎260万条,其中配套工程胎需求量为50万~60万条,替换胎需求量约200万条。往年,我国工程胎约有25%出口,但这两年出口比例不断增大,今年有望达到100万条。这样,国内外两大市场的需求总量将达到360万条。

 

1.3工程胎成为盈利主要品种

工程胎目前还处于供不应求的阶段,尤其是巨型工程轮胎全球缺货。由于中国、俄罗斯、印尼及北美等对煤炭、铁矿、铜等需求巨增,造成全球大规格工程胎严重短缺。尤其是矿用自卸车用大胎市场需求激增,使全球制造企业措手不及。米其林、普利司通、固特异三巨头工程胎产能也受到市场的严重挑战,开足马力生产仍远远满足不了需求。在此背景下工程胎投资方兴未艾。米其林的大坎普厂将于2007年二季度投产,最终产能为5.5万吨,即年产工程胎4万~6万条;普利司通的下关厂扩产项目到2006年底才能竣工;横滨尾道厂第一条工程胎计划于今年11月下线,待2009年该厂完成二期建设后,每月生产工程胎的耗胶量将由目前的1100吨增长到1620吨,即年产量近2万条。上述项目完工后,全球工程胎年产能可望增加10万条以上。但由于生产出产品尚需一段时间,所以在未来1836个月内,全球性的工程胎短缺仍在继续。

    在国内,目前工程胎生产企业已发展到30多家。其中,贵州、风神生产规模较大,年产量达20万条;天津国联、三角、徐州等年产规模也达10万条;杭州中策、成山、双星等年产5万条以上。另外,国内各大轮胎企业正在加快工程子午胎的开发。如三角集团于2005年形成了年产4万条工程子午胎生产能力,今年第二季度又订购了数十台工程胎硫化机扩大产能;上轮公司将于今年底形成12万条年产能力;贵轮年产6000条的全钢工程胎生产线也于今年5月投产,并计划在近几年扩大到年产5万条规模。此外,风神、山东万达、杭州中策、蒲田海安、山东金宇等也都在上全钢工程胎项目。目前工程子午胎已成为继全钢载重子午胎后的又一投资热点。

    近年来,矿用车辆趋向大吨位,推动了巨胎的子午化进程。目前国内只有风神、昊华南方和天津国际能生产30.00-5136.00-51的工程胎,更大规格的产品还是空白,但巨胎已渐成我国工程胎发展热点。如风神近年来不断扩产,昊华南方也有宏大的扩产计划,北橡院也已就大规格工程子午胎项目与风神及蒲田海安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由于国内工程巨胎及工程子午胎起步较晚,而市场对这两类轮胎的需求日益旺盛,进口价格昂贵,预计市场短缺将延续到2008年后。中国小型装载机占装载机总销量的比重远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因此小型工程胎市场上升空间巨大。但由于国内工程胎企业基本都具备中等规格工程胎生产能力,加之国内中型工程机械已在早几年就得到长足发展,估计近年将进入平稳发展期,对轮胎需求不会有大的增长。有迹象表明,工程胎过剩将首先出现在中等规格品种上,且最晚不超过明年。据了解,尤其是23.5-2520.5-2517.5-253种规格的工程胎,几乎所有工程胎企业都在生产,其产量占国内工程胎总产量的4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