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天地爱自己愿望越来越方面 |
分类: 教育方法-适合才是最好 |
这样才是小小男子汉
原创:醉梅(练丽丹)
案例:“你不是我爸爸,你是叔叔!”
默默的父母在他一岁的时候,由于性格不合而离婚了,默默从小跟着妈妈、外婆一起生活。由于妈妈性格内向,喜欢安静,加上所住地又比较偏僻,家中很少有男性出现,所以,默默从小就养成了内向、文静的性格。说话细声细气的,见人还很腼腆,做事磨磨唧唧的,依赖性很强,没有主见,不象个男子汉应有的风格。有一次,默默见到半年才来看他一次的爸爸,直往妈妈身后躲,当爸爸要求默默叫他“爸爸”时,默默的话,让妈妈很吃惊,让爸爸很伤心。
对教育的分析:父爱缺失是孩子人生中最大的损失
美国总统奥巴马亲身体验到父教缺席的影响,他曾说过一句话:“父爱缺失在孩子心中留下的空洞,任何政府都无力填补。”可见,在孩子的成长中,父爱对孩子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家庭是孩子接触的第一个社会,孩子对男性的认同从父亲开始,单亲家庭中没有或鲜见父亲的影子,就没有可效仿的榜样,可认同的对象。可效仿的只有母亲,而母亲有时是不能代替父亲的,因为父亲作为男性,有其自身的特质:大度、负责、豁达、阳刚、冒险、粗犷等等。
指导性建议:
1、
单亲家庭中父亲长期缺位是很遗憾的事。如是离异家庭中不和孩子在一起生活的父亲,
为了孩子,要尽量抽时间到前妻家多看看孩子,陪伴孩子,带孩子走走玩玩。不能见面的时候,还可以手机或电话联络感情。这样,孩子不会错把爸爸当叔叔。案例中的妈妈可以和前夫试着作沟通,看能否为了孩子,多来家中看孩子。
2、
长期生活在一种以女性为主的环境中,孩子的性格也会越来越女性化。单亲家庭中,
没有孩子的父亲在家,母亲就要多引进“男人”——娘家或亲戚中的男性长辈,周围住处的男性小伙伴。多带孩子到有男性长辈的家里串串门,你来我往多了,孩子的性格也会变得外向活泼多了。多带孩子到有更多男性小伙伴的地方玩。如果有条件,也可以邀请亲戚家的小男孩到自家和孩子一起吃住,生活一段时间。
此外,母亲可以从媒体层面为孩子提供榜样。如《亮剑》《士兵突击》等弘扬阳刚正气的电视节目,可以陪和孩子一起看;故事书就更多了,只要书中有勇敢、坚强、敢作敢当等男子汉形象的故事都可以选来读给孩子听,让它们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