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咨询动作语言出去玩安全感杂谈 |
分类: 家长咨询-解答疑难困惑 |
醉梅老师:
您好!有个问题想请教您,孩子现在1岁8个多月了,家里来陌生人我家孩子表现很害怕见人的样子,总让我抱着不肯下地,就算熟悉一会打招呼可以,但不会让人家抱的,长辈们非常喜欢孩子,总想抱抱,有的会强行抱过去,当然我这当妈妈了解一些幼儿自然发展规律所以不会觉得没面子,但公公就不一样了,前几天他们家亲戚来,顾意捉弄孩子并把孩子逗得嗷嗷直哭,我出面制止公公竟然说我给他丢面子了。
我在您的博客里留过言,就是孩子总拍头,采取您的方法现在好多了,现在孩子不高兴时会看着我并说着拍拍腿或者说拍拍手,当她特别生气时还会用手使劲拍自己的身体(肚子),因为站着举起手使劲往下拍正好拍着肚子。我只是怕孩子再犯拍头的行为,在他们家亲戚逗孩子过分时说“请不要对孩子这样,等熟悉一些再抱她,结果公公以为我不喜欢他家的亲戚来,嫌我管的太多了,还整的不高兴,现在我都不敢多说什么,公公就过年回来几天,怕一家人弄的不高兴。
孩子的爸爸也是不经常在家,每次呆20天左右,加上过年一年回来三次,爷爷只有过年时回来,平时家里只有妈妈和奶奶在,爸回来也总出去玩,没有和孩子一起嬉闹玩耍的亲子时光,说他了他也不听,好像教育孩子就是我一个人的事,我们三个在一起玩不到五分钟琪爸就找借口溜了,害得孩子一个劲找爸爸,我只好转移孩子注意力。
孩子是否受我们这样的家庭环境的影响才对陌生人有那么大的抵触心里呢?是不是平时生活中没有男人的角色在,她缺乏安全感呢?在13个月开始学话时候,一出去玩见到年轻的男人孩子就叫爸爸、爸爸,后来经常在网上和爸爸爷爷视频,每次我给孩子看绘本时只要有爸爸的角色出现,她就会跑到电脑前面去找爸爸,还说要爸爸抱抱。
非常感谢醉梅老师指点!
醉梅答:
您好哦!首先祝贺在你的引导下,宝宝生气时有了更好的表达情绪的动作语言(用拍腿或拍手)。
从六个月到两岁前,孩子还处于陌生人焦虑的阶段。陌生人焦虑是儿童发展过程中正常的表现。一般来说,两岁以后,开始建立起和他人交往行为系统,喜欢和他人交往以后,这种害怕感才会减弱。当然,孩子之间有差别,这个阶段有的孩子短些,有的孩子长些。
(1)首先我们要理解这是孩子的正常表现,有可能的话,试着用老人能接受的沟通方式给老人讲明一下原因。老人一般缺乏这方面的现代教养知识。
尽量避免逗孩子或强行抱孩子的情况。如果实在避免不了这样的场合,那么也最好能请周围的人们提供一个慢慢接近他的机会。比如,你对周围的亲戚朋友说:“我这孩子就喜欢我们先对他笑,先拍手,才要你抱。”再比如,递给客人一块糖或好玩的东西,让客人给孩子,以冲淡孩子的焦虑感,转移注意力。妈妈也一定要在身边,多安慰,给孩子安全感,或者给“陌生人”抱一下就接过来。
对于故意捉弄孩子的,要避免这样的场合。因为在成人看来有趣,但对孩子而言却是非常陌生的甚至是不友好的表示。
不只是家庭少了男人,更多的是少了各种人,这样孩子可能会比较怕生,不容易与人很快接近。因此,平时要多带孩子到人多的地方或朋友家四处走走。孩子最终要与人与社会接触,让孩子慢慢适应。
父爱是不可缺少的,这些还是要让孩子的爸爸重视起来,难得回来一次,多陪孩子,就算不在家,也要让爸爸给孩子打打电话。让孩子知道,有一个人虽然不在家,但很重要,很亲,他就是爸爸。